 鲜花( 0)  鸡蛋( 0)
|
*******************************************************
0 Y) q7 W2 e4 ?) T9 M因为基督徒们认为他们有无限的道德贷款能力,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心安理得的骂人、撒谎。他们完全忘记了世上还有“积德”这个词,其作用就是为了还自己今生所欠的道德债。 0 ~1 A( H! F6 \2 m/ x5 n4 f* |
5 ~/ }9 L# ?0 ~6 @
于是,“因信称义”在基督徒的嘴里就有了双重的含义∶
3 i! `6 N" m( M# ?5 d' E/ D9 [7 y4 o0 t7 D
非基督徒不认识神,是罪人,再好的人也要下地狱;因为有耶稣的信用,所以骂人可以更凶猛点,基督徒也是罪人麼!多麼美妙的借口! ) x1 L. w+ E; E! m) p
D/ i4 d. W' h/ z9 U9 E7 X8 k
******************************************************* 6 p3 N- u8 H' b" _2 S
4 ^& W$ ~: g* ], G
我总是很奇怪,为什麼基督徒们在网络论坛总给人以恶毒、下流的印象,看他们的主耶稣也是慨然赴死的好汉,称得上英雄盖世,怎麼就会有这麼一批猥亵的徒子徒孙?
7 ]3 S; m+ `; N8 ~
$ }! W2 F% U. [1 Q* z: J昨晚重读了一遍“马太福音”,对此问题若有所悟,说出来供大家商榷。 2 s' g ^, d' T$ A, B, V$ i
* k- I$ E' n* d% v; e3 W( q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讲究“因信称义”,意思是只要信了耶稣,就免去了过去的种种罪孽,上天堂得永生,并且这完全是上帝的恩赐,人只要信,就能得到这些,反之,下地狱。 ' P! B8 Y* E2 T
( I! m( ~" A; O% y+ q) B3 D1 y这个观点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争论的焦点,非基督徒显然不买这个帐,而基督徒则喜欢强调这就是福音。但是,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在我看来,非基督徒不买账的态度无可厚非∶不信你这个宗教麼;基督徒的坚持也是人之常情∶这是他的信仰麼。
3 D0 y* i" G S7 T. u3 @. M- m# E0 M7 T& ]) _9 ^$ P
我感兴趣的是基督徒的争论方式,为什麼他们总是那麼喜欢挑起争论?而在争论开始後往往口出秽言,下流不堪。
2 r) [: p% N, ]1 ~6 J. H. r1 I5 `# F* ~( t" l
在“马太福音”里耶稣告诫众人,要把他们的财宝存放在天上,因为东西放在天上就不会毁坏。这个比喻非常好,我们就借用耶稣的这个比喻来分析分析,为什麼他的徒子徒孙如此不堪。 3 K) w* p M7 }4 B7 `* \
. q O# E: P/ s' y# O. A: F& {% j
按照耶稣这个比喻,天堂在某种意义上象是一个道德银行。这个银行因为是上帝开的,所以它资本和信用都是无限的,不会有资金不足、坏账过多的问题,所以它的贷款条件也非常松宽∶只要你相信它的信用,想贷多少就可以贷多少,不需要什麼风险抵押或坏帐提取--也就是“因信称义”。 ' T& D$ Y4 K5 n! z
# j( J* y' Y7 E6 N* W% n问题就出在这个银行无限的资本和信用上。耶稣虽然希望他的徒子徒孙们把财宝存进这个银行,但是那帮徒子徒孙显然都是见利忘义之辈。既不需要风险抵押,也没有坏帐提取,有那麼大的空子可钻,他们就根本不考虑还款的事了,开始毫无节制的滥用这家银行的信用。 : [- U, K* o( Y# S* A
/ k6 x+ o- i! ?; m! u' h7 W$ C这种严重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表现在论坛上就是恶毒、刻薄、下流。 ' d E- ~9 B/ ?8 B
8 ^! d% z2 W+ D因为基督徒们认为他们有无限的道德贷款能力,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心安理得的骂人、撒谎。他们完全忘记了世上还有“积德”这个词,其作用就是为了还自己今生所欠的道德债。 $ Q q. `) k. `- Q2 y; b+ ~: n; C% H
$ h4 o$ @$ D7 [0 Z. Z: t
于是,“因信称义”在基督徒的嘴里就有了双重的含义∶
: ~5 W) {/ c" r9 Y8 u
) z b: E4 {0 S非基督徒不认识神,是罪人,再好的人也要下地狱;因为有耶稣的信用,所以骂人可以更凶猛点,基督徒也是罪人麼!多麼美妙的借口!
6 G5 _7 _3 o. g; R1 m% q; Z! L) ?- ] A
基督徒们对“因信称义”的利己解释,使得他们形象越来越猥亵,也使他们嘴里的道德带上了一股狐臭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