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9|回复: 3

【转帖】为什么美国的再婚家庭相对稳定

[复制链接]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0-5-4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blog.ifeng.com/article/5256907.html
+ x' a- m" S2 R% P# p3 ], @: {; R( X: l0 |1 n6 B
2010-05-04 10:38:15
/ H# @! L5 t* q1 E! x, x; L
- X5 i4 @9 a: K+ E' G2 I5 |自从来到美国,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自由国家,结婚自由,离婚也自由。再婚更自由。婚姻自由,导致再婚家庭非常普遍。相对中国再婚家庭而言,我发现,美国的再婚家庭绝大多数幸福稳定,子女与后父母及另外一方的子女相处融洽;夫妻之间也相亲相爱,似乎不受“你的”“我的”,“你们的”“我们的”的约束,这是为什么?
0 `# O8 y. |( v- V8 ?3 y                1.平等意识
2 p/ k! [3 T- F9 ~8 r  h; N( t
0 [3 f6 S  |* `( I3 S8 l) W/ w  }8 n美国人“生来平等”的意识深入人心。尽管女性争取选举权工作权也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但今日美国对女性的尊重已经不可与历史上同工不同酬的时代相比。据调查显示,女性在职场上的分量越来越重,有的家庭在经济萧条的时刻,甚至是女人挑起家庭经济的重担。
3 X0 R9 x, c; ?2 U" K) V# a" Y
2 e6 M2 V( W% j2 j4 K1 M
男女平等,人格平等。具体到家庭里,离过婚的女人不像在中国那么贬值。没有人仅仅因为女人离婚而遭歧视。近几年,成批的中国姐妹再嫁到美国,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是明证。从某种意义上说,男人也许更愿意与婚姻里遭过挫折的女人相处。这个观点与中国人,差别巨大。

, _: C) |0 M  f
3 @; j6 `" U3 }! k% J5 Z在中国人眼里,女人离了婚就不值钱了,不光男人这么看,女人自己也这么认为。我亲耳听一个来美十几年的大姐,在谈起另外一个女性的时候,鄙夷地说,“哼,再怎么优秀,还不是离过婚?”让我痛苦的是,这位大姐是那么善良那么老实的人。

8 F" F# ^- k  d( b                2.独立精神
4 s( O+ ^4 I. ~0 a2 O2 l5 I: k( t+ c; p' L) w7 b
在美国,别说再婚,就是初婚家庭,男人女人也相对独立。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把“你的”当成“我的”,也没有人愿意把“我的”,当成“你的”。结婚财产公证这回子事,想当初在中国刚一露面的时候,中国人民多么强烈地抵制呀。现在接受了,说明美国人民一贯的做法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9 Z4 x2 [7 k+ `/ v% [# Y

" k9 B# l5 X- i8 L4 i我见过很多美国家庭,不像中国人那样,婚后财政统统交给一个人管理,——通常是老婆。他们习惯每人从收入中取出一部分,分摊家庭支出。比如,男的付房费,女的管生活;或者女的支付水电,男的管吃管喝。总之两个人商量,各付各的责任,各有各的空间。
& _. i: E2 |, t" p
+ v: U4 h+ ^$ j- A( C) z$ Q) }' l
女人找男人不是为金钱上的需求,多半是精神和感情等的需要。男人找女人也不只是肉体上的依恋,更多对温暖家庭的向往。总的来说,婚姻这桩事,除去两人情愿一起过日子这个想法,没有其他所图。——不排除有目的的婚姻,但那不是本文重点。

1 |. h- \( T1 [9 T               3.包容胸怀
2 w$ W7 O0 }1 C+ y, z3 n$ V+ o4 S6 Y3 _5 w3 W+ e" F
主要指男人。看中国男人,有哪个能容忍别人的孩子?听一位刚从国内探亲回来的女友讲,她姐姐再婚,又不太好。因为男方极度排斥姐姐的儿子。甚至约法三章,儿子的任何费用都不负担,却又要把姐姐的钱袋管起来。
7 g. Y; ]; D- w! Z  K4 c2 b

" c2 q: H; \7 b/ R% \8 @而我见到的美国男人,对老婆的孩子爱得不得了,跟自己的一样,甚至比对自己的更好。为什么呢?胸怀,胸怀,还是胸怀!他们的心胸像海一样宽阔,根本不去计较谁的血脉,谁的根苗儿,将来要去认谁家的祖归谁家的宗。人家脑子里压根没那个概念。孩子就是孩子,都是上帝的恩赐。爱这个女人,自然就爱她的孩子,还要算计什么呢?人家老美还得意呢,白白多赚几个孩子,幸福神情溢于言表。
$ A2 j; O. C) b: ?1 _

" A* m$ @1 o2 }6 E6 B; @4 v我以前一个邻居,自己三个女儿,老婆四个女儿,加起来七朵花。一家人出去吃饭,浩浩荡荡,好不热闹。从没听见吵闹打骂,几个女儿各住各的房间,各开各的车,合得来的做成亲密朋友,合不来也客客气气,绝不交恶。我常跟先生说,真佩服这家人,看人家两口子,也甜甜蜜蜜,恩爱得不得了。

% L) Y( v6 t; |# Q8 y
; U( P" @8 ^$ v其实,中国人就少那么点尊重别人隐私的习惯,啥事也打听,啥事也包办。公私不分,你我不分,责权利不分,弄到最后,撕破脸皮,斯文扫地。再婚的男女,多半也是有所企图。国内我接触到的再婚的朋友,没有一对圆满的。即使最终没有再离婚,也就凑合着过,大家都累,但没办法。

! @- v  |7 t  n4 R  m+ g8 G6 E/ w8 J& ~3 a1 j  ^' s$ h8 J$ r( h$ P
         4.干扰因素

0 \* ]# W4 o0 F  `, w美国人注重个人隐私,即使是父母子女,夫妻之间,也相互尊重。如果先生与前太太或女友保持友好联络,绝对看不到吃醋撒泼的现象。有件事给我印象挺深的。一个美国老太太常带着一个可爱的东方面孔的小女孩儿在公园里玩儿。通过聊天才知道,那是他儿子的前女友,和另外一个亚洲人生的孩子,跟她根本没血缘关系。只是因为她爱那小女孩的妈妈,也爱极了小女孩儿,才主动照看她。——当然不会是无偿的。
: l9 i8 O* _! D9 R- v) c' w! Z相反,在中国,十几年前,有个非常出色的大姐,先生早逝,斟酌再婚。当她遇到还不错的人选时,却又遇到对方母亲的阻拦。老太太十分不甘心地说,干嘛要去帮人家带孩子?实际老太心眼儿小了。大姐多么优秀,收入,能力,人品,样样在她儿子之上,哪里用得着累赘她老人家?再说,再婚男女通常经历过人生,大多不再年轻,子女接近成人了。他们寻求的不过是个过日子的伴儿,担忧那么多,或只想索取,不愿付出,怎么能好?. z' E! Z# F5 w9 n; {

: x9 f& {4 g0 B6 I转眼他们结婚很多年了,不知究竟怎样?但愿那位大姐能在这个婚姻里开心。
; A1 ]: o0 I( J- k3 s& e  ~
! N4 x% [! X. X6 b! ~% r
这就是在中国的麻烦,什么事都有一堆婆婆来管。作为一个人,活着,能为自己的生活做主的事太少。很多非常善良非常厚道的人,在观念上可不厚道。指责起人来,极尽刻薄之能事。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吧。

, ?/ u  m, W# N- @6 S' {- n9 \生活在美国就自由自在得多,男人女人也更能以个人的意愿生活。儿女长大了,要嫁要娶,不嫁不娶,甚至同性恋,随他们自己,父母不再干涉,也没有权利干涉。不像中国父母,总以爱的名义说三道四,结果制造一出又一出家庭悲剧。9 w" m: ?  z" F+ D$ A6 s# S- {) r2 n
  n: Q! R) g$ w/ V4 |4 H! H
" L  a& H% j$ U" @3 P, G# l
再看美国的再婚男女。那天偶尔碰到帮我们卖房子的南希,她高兴地说,她结婚了。我还纳闷,她不是早结婚了吗?她看我迟疑,赶紧说,是又结婚了,哈哈,笑得非常开心。然后告诉我说,她正在去给前老公买晚餐,因为他照看着他们的孩子。
0 d! Y+ P' B8 P0 P0 I- z+ N% a1 M5 ?2 a$ t
这就是美国人的心态,真切,坦然,爱就爱,不爱就不爱。绝不藏着掖着。爱的时候,两情相悦,不爱也不成仇敌。在美国,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在中国,婚姻是两家人的事。美国人为自己而活,中国人为后代而活。乍看起来,老美自私自利,无情无义,实际上他们的做法更接近人性本质,更维护人性,更保护双方利益。

. l, `, H* u6 p! V, z9 \; R# U1 [( s2 n, X2 [! L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再婚,不能只顾自己沾便宜。光想自己,不想别人,永远也得不到美好的婚姻。什么时候中国男人的心胸给撑得宽广一点,再广一点,中国姐妹们的福气就来了。让我们祷告吧。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5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持看到最后,不过我觉得这里的澄清一些事情,可能文章的作者对白人或者具体点是白人男人比较的向往,但是我觉得以这个为基础来贬低中国男人是不对的,首先,作者的爸爸也是中国男人。是不是他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呢?我觉得任何一个种族和人群,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我承认白人大多数是比较的外向,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表现什么,不过,中国人的内敛是5000年的历史的一种沉淀,就好比现在国际社会上的美国和中国,表面上美国很风光,很厉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大家觉得是中国更厉害点呢?还是美国更厉害点?我觉得真正有实力和想法的国家或者人,是保持沉默但是以行动来说话的那一个。根据我的看法,作者应该是位中国女性,白人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面子工程,据我所知,很多嫁给白人的亚洲女性并不幸福,很简单,因为对方本身就有种族优越感,你做的再好,那是应该的,做的不好,估计要有暴力相待的。因为人家本身就没有想把其他族裔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之所以你看到一切都OK,就这么说吧,假设你在加拿大过的很不好,然后回中国去度假的时候,面对亲朋好友,特别是那些已经过的很好的人,你如果想保持你的面子的话,你会怎么介绍加拿大和你在加拿大的生活呢?同样道理,那些白人的再婚的人,和中国离婚后和白人再婚的人幸福与否,只有当事人知道,我们也只能有祝福的份。
0 ~/ F& D. e3 Z" f* {$ Q( Y9 U6 m# s, d: ?- ~
对于白人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不敢苟同,这里的人95%有过吸毒史,很多未成年的女孩子有堕胎史,很多人有性病,很多人对生活失去了方向,很多人没有是非观和价值观,很多人是同性恋,如果这些都是自由和自己的幸福的话,那么请问,如果作者的孩子是个未成年的小女孩子,有一天告诉作者,她刚刚堕胎,然后的了性病,天天吸毒,然后又开始喜欢上了女孩子,每天奇装异服的,也不上学,也不上班,作者作为个母亲,觉得这是她应该得到的自由么?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被管教,我很不服气,长辈就用小树来做比喻,一棵树,想长成大树的话,就一定要在它成长的时候把分支给去掉,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也是必须的。我想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都会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起码做个正常的人吧。" _, i* ]$ C+ s9 ~
  m2 W' Z& R/ K. z0 K
对于婆婆的问题,我能理解作妈妈的心理,自己的儿子,养到成年了,突然就被另一个女人给抢走了,有点像自己做的一个艺术品,被人无偿给抱走了一样。这是有一定的心理落差的,同时也会有些偏激的想法和说辞,我们作为子女的,(结婚后,都的叫爸妈,2个人同时多了一对爸妈)应该想法让老人开心才对,这样才能给社会和子女一个表率的作用,如果当着自己的子女的面,和自己婆婆吵架的话,以后子女朝自己大喊大叫的时候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觉得和老人在一起有距离和隔阂,2代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妨分开居住,俗话说的好,距离产生美,给彼此个距离,对大家都好,剩下的,在短暂的相聚的时候,既然已经叫妈了,是否也应该用包容老人的心来应和下他们的想法呢?不然,口是心非的叫爸妈,也是违反做人的道理吧。还有,对方是作者爱人的老妈,作者口口声声的说爱对方,那爱屋及乌的爱他的爸妈,也是常理的事情,如果不能包容老人,觉得这也麻烦,那也不好的话,干脆还是不要叫爸妈,也不要和自己的男人违心的说爱他的好。8 w7 C+ e7 `4 |8 Z
7 G: y+ {8 ^+ E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的偏激,我做过调查的,因为我也很好奇,想知道白人男人是否也介意养育别人的子女,就是再婚后别人的子女,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大部分人是无所谓的态度,这个倒是和他们的生活观点一致,已经失业了,兜里只有2块钱的时候,也会满不在乎的去买咖啡喝,这种态度,起码大多数的亚裔是做不到的。少部分人对我说,不会喜欢对方带来的孩子,因为不是自己生的,血缘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个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文章的作者从头到尾的哀声怨气的抱怨亚裔的一切,可视乎她自己也是亚裔,要求中国男人心胸开阔,自己却任性自我,这么严格要求别人,宽松要求自己的做法我可不敢苟同。
/ ~5 w4 a  M* T' o6 E9 R
& L( P) @" p  d5 [2 P- o8 P爱是2个人一起来经营的,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应该去播种什么,可能什么收获也没有,不过至少你努力了,做到你自己的那一部分了。一个对老人不孝敬,对孩子不闻不问,一天到晚想着白人男人比中国男人强的女人也够可怕的,希望她早点嫁个白人,不要折磨自己的家人了。
鲜花(78) 鸡蛋(0)
发表于 2010-5-5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持看到最后,不过我觉得这里的澄清一些事情,可能文章的作者对白人或者具体点是白人男人比较的向往,但是我觉得以这个为基础来贬低中国男人是不对的,首先,作者的爸爸也是中国男人。是不是他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
1 [; E  [  N' }, E0 d& Ndarkman 发表于 2010-5-5 07:08

; v, h2 e5 B0 L+ |7 R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7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谁能把这个帖子摘要一下?
9 Z* o2 ]( f. U# I! b: T. H9 }6 U% H% U. {9 T' [( W* x
我坚持看到最后,不过我觉得这里的澄清一些事情,可能文章的作者对白人或者具体点是白人男人比较的向往,但是我觉得以这个为基础来贬低中国男人是不对的,首先,作者的爸爸也是中国男人。是不是他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
6 L# h+ c. t0 Ldarkman 发表于 2010-5-5 07: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4-30 10:43 , Processed in 0.12796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