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从1930年代开始,历届美国总统从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到克林顿、奥巴马都曾把医疗保障作为竞选演讲中的亮点,都信誓旦旦要实现全民医保,可是至今为止,结果无不是血淋淋的失败。
3 d6 I9 s' W5 ?+ C8 }) p
6 L' ?% y! b# ?" z/ M 1935年1月17日,罗斯福总统首次在国会提出了实行由政府筹资的全民健康保险,会场
9 P. t" p9 a5 w
8 Z+ X6 Y1 d0 p, X+ L 上出现了经典的一幕,一个议员举着《XX党宣言》站起身来喊道:“总统先生,这些内容都是从第18页抄过来的,我有原稿”。出于特定的政治和文化原因,美国对“社会主义”有着神经质一般的恐惧。批评者称医改后的医保是“国有化”,属于“计划经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阻力成为日后美国人医改之路的一个巨大绊脚石。
4 V2 Y; A N3 m: x% T7 l* q
( a0 X7 {. X' J7 T) d7 m1 D5 ^4 _ 在杜鲁门任职期间,四次向国会发表关于建立全民医疗体系的演讲,号召为美国提供“人人都能负担”的医疗,这激起了美国医生群9 V2 P6 x$ @' C9 Q
& t; c* D: H. e( w, ~+ ?8 ~8 R& b
体的激烈反抗,他们宣称杜鲁门的计划是彻底的“社会主义化”。在泛政治化的浪潮下,杜鲁门的改革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 K& H$ [. p; i* z* f
% Y& i& J$ e. V; a$ L* B N
被美国人称为“卫生和教育总统”的约翰逊在任期内致力于改善民生,但他依然没有战胜美国医疗协会和中小企业主的利益团体,建成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而只是建立了一个折中的老年和穷人医疗保险。这种分割的体系使得许多美国人在年轻时看不起病的人,只好等到65岁之后再去享受医保,导致“小病拖成大病”。
" `: y& I c; a- u& H9 k, a) j
5 Q7 [4 r' N* T+ p. ?/ Z2 T 1993年,克林顿在上任伊始发表国情咨文,计划为当时尚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3700万人提供政府医疗保险,并加强对医疗领域的成本控制。改革受到共和党和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到了1994年夏季,这种攻击达到白热化,让克林顿的努力不得不付之东流。/ O. d" e1 p& p1 p' r
0 [# |1 H$ ^2 o
历史是不断重复的,当下奥巴马同样面临着诸多前任们类似的难题。不过,经济危机的出现,似乎为美国医改提供了更多的动力。但要真正在意识形态上被大家接受,让利益集团做出让步,奥巴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d/ x7 V/ M. Q: N, W- G0 Q' R$ a b" l, l _# W
如果奥巴马和他的前任们一样,不得不做出巨大的妥协,那么美国的全民医疗保障的梦还只能继续。但如果奥巴马能够一举建立覆盖全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那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5 l3 \. w! `6 t t& o7 b6 P
) w* ?- [6 o1 Z# N7 i: m. ]3 _0 N ——美国卫生经济学家DavidCulter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