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在不久前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一时火起,点名道姓直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正是这位老先生的“可耻的建议”,使美国现在赤字高悬,同时也危及国家安全。2 j' M7 l8 U# G+ a) \6 F
& x5 A: @1 y8 u2 x4 M+ s! v
希拉里柳眉倒竖,自有她的理由。她说:“这真让我心碎,10年前,我们预算平衡,现在我们却在不断为美国还债的道路上。”! @$ J0 T8 _4 [" o
( r+ J" \( E" f6 q) Z$ `. C
她进而回忆说:“我曾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任职,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就好像昨天一样,艾兰·格林斯潘来参加听证会,他鼓吹增加开支和减税,并说我们并不需要还债——在我看来,真是可耻。”
" u* \- a! B# ]5 l9 i7 O3 e/ H6 \
希拉里最后感慨,她真希望时光能够倒转——至少在赤字问题上,她所说似乎也是确实。' N5 m! `: {+ L
$ T3 S! d- P* W: j8 F; A. S# } 在希拉里丈夫克林顿任内,借助于大刀阔斧的改革、严格的财政纪律,美国成功实现了赤字盈余。但不想布什上台后,大幅增加开支和减税措施,将克林顿的成果很快化为泡影。金融危机爆发后,赤字更如脱缰野马,成了每个美国人头疼的问题。
7 E' Q) y# Y: J; P2 k4 J6 h8 E( t. r. l% a: R5 s
所以,在美国,就有“克林顿挣钱、布什花钱”的说法。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话所讲的“崽卖爷田不心疼”,看到克林顿的心血被付诸东流,希拉里焉能不怒?
# @& c. o6 B: G2 ?( I
1 }8 m# e1 ^6 U+ |, Y+ f 但希拉里将板子打在格林斯潘头上,对格老来说,公平吗?
4 \3 Y, ]) U. b4 Q% _" @
. g5 J1 W6 L8 `; f5 F 希拉里的回忆不大可能出错,格林斯潘肯定也说过有些赤字不妨的言辞。但经济走势总是在变化的,当时的言辞未必就符合当今的现实,更何况也未必是完人的格林斯潘?8 u6 o1 L1 D, U$ ^1 p
- k: S2 L: U/ h) j$ ]# S6 i 在2007年出版的《动荡时代》回忆录中,格林斯潘也曾以近乎相同的理由,毫不客气对布什予以批评,并对克林顿的节流政策赞赏有加。
- ^4 L( S8 j5 `; X6 m: o5 } Q: Y9 ]6 z) n4 O7 e
“我最大的挫折,就是(布什)总统不愿意对失去控制的开支行使否决权,”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写道,“就我看来,布什的‘同流合污而不是用于挑战’的策略是一大错误。”2 ~% ^4 \/ |/ |0 X9 k" y6 W: F
; i$ [% H! E$ [+ Y
格老还说,让他沮丧的是,“赤字没关系,成了共和党人基本论调的一部分”,但情况却是,“赤字肯定有关系”,失去控制的开支将带来高通胀并使“经济陷入灾难”。
* I$ e4 _4 `! g8 K: ]: ]! `1 r/ c
这里要解释一下,在经济政策立场上,格林斯潘偏向于共和党,所以当布什刚上台时,他们合作默契,增加开支、减税应该是他们的共同主张。但布什在财政纪律上的过度松弛,最终让格老大失所望,所以也才有了格老在回忆录中毫不留情的痛斥。0 { ~2 n" u1 ~7 t0 P( _9 j- S3 e
Z' U y$ }+ z" @ 希拉里为此指责格林斯潘,用路透社的话说,也显示了作为美联储前主席的格老“名望下跌”的程度。所谓“人走茶凉”,“墙倒众人推”,一场金融危机让格林斯潘灰头土脸。但希拉里的指责真的完全发自内心吗?
/ j( N+ U- e ?0 _' a' P5 n& @! x4 i/ w# G; P9 r, P& [
也未必!希拉里现在是民主党政府的国务卿,现在的民主党政府的赤字比布什政府则更上一层楼。如果以数据来显示,克林顿任内,最高一年盈余是2000财年,为2362亿美元;布什任内,赤字最高的是2008财年,达到4586亿美元;而轮到奥巴马执政的2009财年,美国赤字达到了1.41万亿美元,估计2010财年赤字将达到1.56万亿美元。
* t& U4 |& O+ v6 n. \+ G3 B& ]* h! v6 G4 m9 e6 u. _, c# B5 W
当然,按照奥巴马的说法,2009财年巨额赤字是承继布什烂摊子的结果,但2010年呢?现在的政策可都是民主党在制定,而按照奥巴马的政策,到2015年,美国年度赤字都不会低于7000亿美元!
9 P; V+ ?7 a( z. {7 x2 b4 o
5 u. }; [- V+ h* v( ], ?8 Z0 L 希拉里对格林斯潘破口大骂,虽抓住了点格林斯潘的小辫子,但更主要的,在我看来,不过是在转移注意力、寻找替罪羊,归根到底,不过是美国政党斗争的继续罢了!很不幸的是,已八十又四的格林斯潘又成了一回箭靶而已。
4 ]7 w3 }% b& u1 G# }2 Z
. k8 q4 ^$ U- p- s0 Z 但教训是要吸取的,过高赤字带来的往往是经济的灾难,也是政治的变局。从最近民主党竞选连连败北看,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轮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