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6|回复: 0

神在掌权吗?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3-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smyxy.org/clq/display.php?id=1019: b4 P9 ?% }  K' r+ q
) ~; _! y) d4 p( X2 R. C6 e
(神是)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提前6﹕15)* Z4 Q( E# D, f) ]0 _7 X

  T+ _. y, Y) C6 n# d5 [9 f1981年一本广受称赞的畅销书风靡全美国。在书评家笔下,这本由犹太拉比哈诺德•库什纳(Rabbi Harold Kushner)所撰写的书乃是一本令人感动、温暖人心、充满智慧和同情、人人必读的书。该书作者从自己家庭中的一桩悲剧事件出发,进而引申说,约伯记的作者,“被迫在两种可能性之间选择其一﹕要么神是良善但不是全能的,要么神是全能的但不是完全良善的……他选择相信神的良善。”1根据库什纳的观点,“约伯记这卷书的教导是,神想让义人生活平安、幸福,但有时却力不从心;即使对神而言,要想阻止残暴和纷乱临到无辜者,也有些勉为其难。”2( r+ M# T9 O3 |2 M% p2 y+ }
8 k0 u! u5 I' G0 ~% B) Z
当然,库什纳并不是唯一一位否认神对我们的生活有主权的人。无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会时常谈论那些不幸和意外的事,那些我们无法控制(可能神也无法控制)的事,和那些偶然发生的事。自古以来,疾病、苦难、哀伤总会引发人们对神的主权及祂对自己受造之物是否眷顾问题的争论。
5 _+ u) o" O+ m9 K  h0 H) y0 P5 Z 7 ^  F) Q% r& w# E: o9 Q+ _. Q0 F
许多人的脑子里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如果神既是全能的又是慈爱的,为什么世界上仍然有如此多的痛苦、哀伤、令人心碎的事呢?因此,神要么是良善却不是全能的,要么是全能却不是完全慈爱的,不可能两者兼备。* A/ M; u5 j. Y, b- G3 A

; ?4 }1 ?1 D% z1 \神的旨意( K6 c" V1 m; U: J

) y  Q+ O# |" r; i/ K但是,圣经教导我们,我们的神确实是两者兼备的。神是有主权的(全能的),又是慈爱的。神学家将圣经中这方面的教导归在“神的旨意”这一主题之下。基督徒常用“神的旨意”这一术语来描述神对我们生活的掌管与干预。例如,我做个人见证时常常这样说﹕“当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法在海军部独自过基督徒生活时,在神的旨意之下,我与导航会取得了联系。”我这样论述是要说,由于神掌管和安排我的生活环境,祂必定使“我与导航会取得联系”这件事发生。7 {; e4 s/ n# ?7 G" I3 h, {

' _- q; ?" J1 u: T! l然而,当我们谈论神的旨意时,常常犯两方面的错误。首先,我们几乎总是把神的旨意与一些明显的“好事”联系在一起。与导航会取得联系对我确实是件好事,因此我十分高兴地把这件事归功于神的旨意。但几乎从来没有人会这样说﹕“在神的旨意下,我发生意外事故,并且自腰以下完全瘫痪。”像那位犹太拉比库什纳一样,我们不愿把“坏事”归因于神大能之手的介入。: X/ |" ?4 @1 K) ?* U  g% t

- D9 b( ^, x) \  K  D' U7 B其次,我们在使用“神的旨意”这一惯用的表述时,常常无意识或故意地暗示,神只在我们生活中某些方面进行干涉,但大多数情况下祂只是一位有兴趣的旁观者。当我们这样来理解神的旨意时(即使是无意识地),我们实际上是在错误地假设神只是点到即止,时进时出式地掌管我们的生活。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在其余的时间里我们要么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要么是不利环境或人物的受害者。9 d6 @- a3 F  p3 j, r
& C- a' [! }. R
然而从古至今,教会总是清楚地教导,神的旨意是指神时时刻刻对自己所造之物的眷顾和掌管。著名神学家巴刻(J. I. Packer)将神的旨意定义为:“造物主永无终止的作为;祂按自己满溢的丰盛和美好的意旨,将所造之物托在有序的存在之中;祂引导、掌管所有事件、环境,包括人和天使的自由行动,并引领万事万物到达祂所预定的目标;这一切都是为了祂自己的荣耀。”3请留意巴刻在这里使用了一系列描述绝对的名词﹕“永无终止的作为”,“所有事件……所有行动”,“引领万事万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定义没有给神“点到即止”、“部分时间式掌管”的可能性留任何余地。) H9 H; y& g/ T* n( ]8 M0 y
0 {. s: k! U5 t: m; s  I& D9 s; R# b
巴刻这一关乎神旨意的定义是非常完整的,我相信它也非常忠实于圣经的教导。为便于我自己记忆,我给“神的旨意”下了一个较短的定义﹕神的旨意就是神持续不断地对其所有受造物的眷顾和绝对统管,目的是为着祂自己的荣耀和祂子民的益处。让我们再次留意以下这些绝对的术语﹕不断的眷顾;绝对的统管;所有受造物。没有任何东西,即使是一个最小的病毒,也无法逃避祂的眷顾和统管。# s9 N; I+ P8 J2 S6 U

) r/ s. A; I% |& u0 h* G3 r但我们也必须注意神旨意的两重目的﹕祂自己的荣耀和祂子民的益处。这两个目的并不矛盾,且总是和谐一致的。神从不以祂子民的益处为代价来寻求自己的荣耀,但祂也不以自己的荣耀为代价寻求我们的益处。神已确立祂永恒的目标,因此神的荣耀与我们的益处紧密相连在一起。这一真理应当给予我们多么大的安慰和鼓舞啊!如果我们想要学会在患难中信靠神,就必须相信,神绝不允许任何事破坏祂的荣耀,同时也绝不允许任何事损害祂要在我们身上成就的益处。3 k+ d& K) m1 w! R( L

% p8 o1 L$ @" G# C. u我在第一章中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信靠神吗?”并且评述了这个问题的第一层含义﹕“神是可靠的吗?”“神能随时看顾我们吗?”(即,祂是有主权的吗?)“祂会随时眷顾我们吗?”(即,祂是良善的吗?)有关神旨意的教义让我们清晰地看见,我们能够信靠神,神确实随时(而非偶尔)眷顾、掌管我们生活中的事情。2 i* l# D: W0 ~% q) ^) q
0 i" M: C0 \* J* l- R+ o, X
为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圣经上关于神的旨意的教训并从中受益,我们必须考虑神的旨意的另一个方面﹕神维护和保守受造物。  x4 u% w5 w* F. E$ @- _2 F

6 f! W6 c  ~5 ^/ @" c神维护万有# D8 a% S2 \$ [" z' q) M! E1 X

5 F" u1 S9 r# X+ b) _9 U8 x; A圣经教导我们,神不仅创造了宇宙,而且日复一日,时复一时地支撑和维护宇宙。圣经说﹕基督“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来1:3),“万有也靠祂而立”(西1﹕17)。诚如神学家斯锺(A. H. Strong)所言﹕' p# j6 H2 b" E$ i$ n# E4 B

& P! c: l9 L7 P2 z0 G* ?  h  e基督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万有时复一时靠祂而组成,并连结在一起。基督永恒的旨意构成自然律,使宇宙井然有序,毫不混乱,就像太初祂按自己的旨意使宇宙形成一样。4
- E/ _. q: l  y( E6 u/ l
$ D+ o" Z4 e+ q: a* U( j神藉祂儿子时常维护万有,万物因而都欠神的债。没有一物是靠其固有的力量而存在,也没有一物在神旨意之外独立存在、我行我素。所谓的自然律只不过是基督不变的旨意在物质界的一种表述。万有引力定律之所以从未终止发挥作用,也归因于基督的不断地驱使。我写这些话时所坐的这张椅子之所以合成一体,也是因基督的主动意愿使木头中的原子和分子联合在一起。( v, r$ b; q- V

" j( c( |$ `* Q0 k& k6 I  @8 G( Y星辰持续不断地按规律运行,也是因基督将它们维持在各自的位置上。经上说,神将星宿“按数目领出,祂一一称其名。因祂的权能,又因祂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赛40﹕26)。# r4 l1 s& R* H  b

+ b$ c) l1 h% `) w神在基督里维护万物的作为不限于非生命的创造界。圣经说神也赐生命给万物(尼9﹕6)。“祂用云遮天,为地降雨,使草生长在山上。祂赐食给走兽和啼叫的小乌鸦。”(诗147:8-9)而且,神并非只管创造,然后就离开,而是不断地维护祂所造的万物。+ `% O9 p7 C- a
& `1 h4 X7 J, j) s
更进一步地说,圣经教导我们神也维护着你和我。祂“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5-28)。祂赐予我们日用的饮食(林后9﹕10),我一生中的一切事都掌握在祂手中(诗31:15)。我们所呼吸的每一口气都是神的恩赐,所吃的每一口食物乃出于神之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也是由神决定的。神并未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听天由命、或任由恶人宰割。不!祂维护万有,时时刻刻供应、眷顾我们。你的车子有没有过正在你无钱修车时偏偏坏了?你有没有过因要坐的飞机发生机械故障而错过一次重要会议?神掌管星辰在各自轨道运行,也同样掌管你所乘坐的车和飞机上的一切,包括每个镙丝钉和镙丝帽。7 Q  d* `5 E. K; z
4 Z4 N* K/ O& @/ w( X* x- S
我还是个婴孩的时候,患了重症麻疹。病毒显然侵入了我的眼和右耳,导致我只有单眼视力,右耳也聋了。神在掌管这种病毒吗?还是仅仅因为我不巧遭遇了这种儿时疾病,成为其受害者呢?因为神时时刻刻维护宇宙万物,这使我别无选择,只能承认我所患的疾病也是在神的掌握之中。当病毒侵袭我右耳的神经末梢、攻击掌控我双眼的肌肉时,神并没有看走了眼。如果要学会信靠神,我们就必须学会观察神在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方方面面的不停工作。3 a& Y' E1 y% H+ v

/ U& g+ f# ~9 h" J神的掌管) Q2 r2 b; K) _: d% y0 }. D

" |( |7 S" q  k; ~. a圣经又教导我们,神掌管宇宙,这不仅包括非生命界,也包括所有生物(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关于神,圣经称祂为“为至高、为万有之首”(代上29 :11),“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提前 6:15 ); “若是你们的父不许,(连)一个(麻雀)也不能掉在地上”(太10﹕29)。耶利米问道,“除非主命定,谁能说成就成呢?”(哀3﹕37)但以理说,“祂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祂手,或问祂说﹕你作什么呢?”(但4﹕35)神“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但4﹕17)。2 P* y5 E& @- q8 g- v3 i: @
5 h. C- T/ h, t) K
无人能在神的主权意旨之外行事,或抗拒祂。数世纪以前,奥古斯丁(Augustine)曾说过﹕“因此,万事发生乃出乎全能者的意旨,祂或允许一件事发生,或亲自致使此事发生。”5腓立普•休斯(Philip Hughes)说,“然而万物毫无例外都在神的掌管下—尽管从表面来看有时似乎并非如此。”6无论大事小事,都无法脱离神掌权的手。小到蜘蛛把网结在墙角上,大到拿破仑带领军队进军欧洲,都在神的掌管之下。% ~0 p4 i' E" e0 @, c, f
7 A, Z0 ~/ w3 x( O& }6 @& X# z
由于神的掌管是无法违抗的,因而这也是无法理解的。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赛55﹕9)。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罗11﹕33)。由于人无法明白神的作为,因而神的主权也时常是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因为神并不按我们想象的那样去行,因而我们的结论乃是神不能按我们所想的去行事。
, d# \' @' N/ X3 V2 N
3 F; G7 r& q% @# }是神,还是机遇?0 {8 Q3 u7 N! y0 P

% C5 W) A4 I/ i  [8 Y* o% W6 s神维护且掌管宇宙,按照祂所命定的使万物运行,这是神的旨意。但如今这一教义已很少被人接受。大部分非基督徒拒绝接受神的创造之工和祂的旨意。对于他们而言,所有一切都在命运和机遇的手中。这一观点曾在一本关于如何驾驭危机的书中被当成事实进行渲染。作者说,“你在考量和计划时应该考虑好那些不可避免的危机……知道你已准备好面对生活,预备打命运发给你的那手牌,你就有了力量……命运在1979年发给了我一手有趣的牌。”7) N8 u  p9 [3 k
" {9 l9 J7 [& a4 R! y
在库什纳拉比那本题为《当不幸之事发生于好人身上时》的书中,库什纳问道,“你能接受‘某些事情的发生并不需要任何理由,宇宙中充满随机事件’这一观点吗?”说到一场森林大火的推进方向时,他又问道,“一场因风向和天气因素的结合引发的森林火灾,为何在某一天会烧毁某些家庭的房屋,而让其他家庭的房屋完好无损?为何有些人丧生于大火之中,有些人则逃离了这场火灾?对此你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吗?或者说这仅仅是运气?”8
. R: X- e" K- U: o6 V + s4 I5 g$ l5 |4 B$ @
库什纳拉比在另一处提醒我们,保险公司把地震、飓风、龙卷风和其他各样自然灾害归为“神的作为”。然后他接着说,“我认为这是在妄称神的名。一场地震毫无原因地夺去了成千上万无辜者的生命,我不相信这是神的作为。这是自然的作为!自然是道德盲目、毫无价值意识的。它只遵循自己的规律,并不在乎是谁、或是什么挡在它的路上。”99 x+ R3 S. o- b/ |4 J  ]
& s7 N8 A, B; U5 y/ H( A
“随意、运气、机遇、命定,”这是当代人对于“为什么?”这个古老问题的回答。当然,如果一个人从心中摒除了关乎神的整个观念(正如许多人所作的那样),那么上述答案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而那些并未摒除关乎神这一观念的人,则凭着自己的臆想造了一位神。17世纪的自然神论者造出了一位神,那位神创造了宇宙,然后迅即离开了其所造之物,任其受造物按自然规律和人的谋略而发展。当今很多人是实际上的自然神论者。& `/ S  A  h, h9 j8 Q5 g5 Y: ]

8 a8 r! W6 u/ ~- `4 Y0 ~; Q# Z甚至当今许多基督徒也常如自然神论者一样,虽然接受神是有主权的这一概念,但却相信神选择不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事物中施行祂的主权。有位作者这样说,“我们都知道神是有主权的,同样,我们也知道,祂将我们置于一个充满罪恶和痛苦的世界之中;我们对这些罪恶和痛苦毫无免疫力。”接下去他又说,“神爱我们,但这并不意味着祂要把我们置于一个受保护的地方。”10我同意这位作者的基本论点,即我们不应当问“为什么”,但对于她关于神在祂子民身上是否及如何行使主权和眷顾的论述,我却有点不以为然。
: B0 c4 |) o. w! \7 m4 K) C 6 G. n5 \7 m+ ]  J; [4 [1 h
耶稣在祂那段众所周知关于麻雀的论述中说﹕“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太10﹕29-31)耶稣的意思是,神在每分每秒内发生的所有事上(包括一只几乎毫无价值的麻雀的生死这件事上),都确确实实地行使着祂的主权。换言之,耶稣是在说,神既然在麻雀这件事上施行祂的主权,那么神必在祂儿女的生活中彰显祂的主权。是的,神爱我们并非意味着祂会让我们避免一切痛苦与悲哀,但同时可以确定的是,所有一切的痛苦和悲哀都在神绝对的掌控之下。神既然掌管麻雀的处境,岂不会更掌管着一切影响我们的环境吗!神并没有离开我们,放任这些毫无意义的或偶发的事件宰割我们。0 S5 ]4 J9 N: k' A. u% K& M
$ [4 \9 u& Z% ^5 N5 M) }) u- O/ K
一位基督徒丈夫带着他儿子乘坐私人飞机前往另一个城市,要在一次布道会上做见证。在回家的路途中他们遇到雷暴雨,致使飞机坠毁,父子双双身亡。一位基督徒朋友努力安慰那位伤心欲绝的妻子和母亲,说,“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神与这意外事故无关。”照这位朋友所言,当驾驶员遇到麻烦时,神的眼目显然没有在看着他,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一只麻雀若没有天父的允许不会落到地面上,然而一架载有基督徒的飞机却会。
- W5 d% G6 ]) [2 ~ " _* ~  s2 D7 s( a6 [1 V6 C
有人曾写下这种亵渎神的话﹕“机遇是神在不愿签上祂的真实姓名时所使用的匿名。”今天许多基督徒也相仿,他们不愿接受神正在做工这一事实,因为他们不明白神是如何做工的。于是他们选择用机遇这一教义来替换神的旨意这一教义。% X) p+ J9 k% S1 P0 b

0 C1 Y. S4 Z6 Z; [' O6 m良善而没有主权的神?
8 X" O- V" v. H0 Z- B
" O" r9 ?4 d! l" ^与机遇教义相呼应,许多基督徒正逐渐接受库什纳拉比详加阐述过的哲理,即神是良善却无主权的。例如,一位基督徒作者谈到,她所受的痛苦令她感到极度沮丧,但她仍然感谢神作了她忠实、慈爱、与她一同沮丧的天父。她无法理解一位慈爱又有主权的神怎能允许她经历如此的痛苦,因而深陷矛盾之中。但她最后从这种矛盾中得到了解脱﹕她相信神确确实实为她的痛苦而沮丧,与她一同流泪,就如一位母亲为她身处痛苦中的孩子哭泣一样。9 `* O+ z- f: _" }/ s0 n0 X9 a

" Q! B% _' r# j% u7 X" [公平地说,这位作者曾经忍受过数月的剧烈身心痛苦;而我自己没有受过那么严重的痛苦,每次忍受痛苦的时间不过几个礼拜。我意识到自己并未亲历她的处境,也未曾像她那样在无法忍受的极度痛苦里品味“神的爱”这个概念,因而我没有资格对她说三道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我们信仰的根基应该建立于圣经而非我们的经验之上。圣经中有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神的计划永远不受阻拦。“无人能拦住祂手,或问祂说﹕你做什么呢?”(但4﹕35)的确,神与撒但正进行着一场我们看不见的战争,而神子民的生活时常是这一战争的战场,这点我们在约伯的生活中可以见到。即便如此,撒但也必须得到神的允许方敢碰神的子民(见伯1﹕12,2﹕6;路22﹕31-32)。即使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神仍是掌握全权的。
2 \3 Y+ o% W. w2 o  H
* O5 W  k4 W* s7 U玛格丽特•克拉克森(Margaret Clarkson)是一位终身生活在煎熬与痛苦之中的作家。她曾说,“基督教信仰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乃是﹕神既是良善的,又是有主权的。”11我们承认,面对无处不在的悲剧和个人的苦难时,我们时常无法将神的主权和祂的良善加以调和;但我们相信,尽管我们时常不明白神的方式,但神确实在我们所处的一切境况中施行着祂的主权。! `! S  c! s9 O$ L2 T; l  R! h
0 A! ^$ ]7 B+ X0 v; @6 F
相信神的旨意这个教义是极不容易的,尤其在今天,这种教义更难被人接受。伯克华教授(G. C. Berkouwer)在他的著作《神的旨意》中说﹕“残酷的现实击打着这一让人欣慰和乐观的信仰。二十世纪那些令人恐怖的灾难,及它们加予个人、家庭和民族难以承受的痛苦——这些是神的引导吗?如果我们完全诚实,难道我们不应该停止寻找那个隐蔽着的、和谐的、可以逃避其中的超级明智世界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正视摆在我们面前的残酷实际,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直面每一天的现实吗?”12
6 `+ L/ f2 m4 ^$ B; y
1 D" y# Y5 d2 }4 K5 Q/ b* F所有的人,不管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会经历焦虑、挫折、伤心和失望。有些人遭受了强烈的身体疼痛和灾难性的悲剧。但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痛苦的区别乃是信心—我们的痛苦是在一位满有能力和慈爱的神掌管之下;我们的痛苦在神永恒的计划里是有意义和目的的;神允许或亲自将这样的事带到我们的生活中乃是为了祂自己的荣耀和我们的益处。
( {. V1 u" c$ i7 u) f 1 p; |7 L+ [$ X. ]6 e
(本文是Jerry Bridges 所著Trusting God – Even When Life Hurts一书的第二章。该书该现已译成中文﹕《信靠神,哪怕风雨如盘》。译者为一海归基督徒,现居中国;本文由译者供稿。)
. J2 l" a% p- S* P5 ~# ^* t
" h- z# J2 V  d4 S* ~( R注释﹕; G9 v$ B( S$ O9 @7 T/ L8 m
1. Harold S. Kushner,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New York﹕ Avon Books, 1983), pages 42-43.
; u6 a$ {6 {+ U! x4 Y2. Kushner﹕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page 43.
: y, U% y4 T3 T) u; k& Z3. From the article by J.I. Packer on “Providence” appearing in The New York Bible Dictionary (London﹕ The Inter-Varsity Fellowship, 1962), pages 1050-1051.
1 r2 {+ F9 I) e+ ^: T3 y4. Quoted by Dallas Willard, In Search of Guidance (Ventura, Calif.﹕ Regal Books, 1984), page 91.. h; K1 B+ q% O. l) z3 _
5. Quoted by John Blanchard, Gathered Gold (Welwyn, Hertfordshire, England﹕ Evangelical Press, 1984), page 332.8 j) D9 t, j' P; @( q
6. Philip E. Hughes, Hope for a Despairing World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77), pages 40-41.
' z6 h/ R! h% A7. Steven Fink,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86), pages 1-2.
6 s" P, e/ J! j$ q$ O" w; M0 A8. Kushner﹕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pages 46-48.
) J1 D) A" L- q7 [! c3 V9. Kushner﹕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page 59.: P8 A) o& ]. u* b: l9 \
10. Alvera Mickelson, “Why Did God Let It Happen?”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16, 1984), pages 22-24. # r9 P- L/ g' G0 F+ ^6 Z/ H0 h
11. Margaret Clarkson, Destined for Glo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3), page 6.. O* D' i2 v9 r5 i! Q" X5 I
12. G. C. Berkouwer, The Providence of God (Grand Rapids﹕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3), page 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21 02:43 , Processed in 1.1060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