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不知是谁发明了一句话:“自古红颜多薄命”。我翻了翻字典,“红颜”解释为貌美的女子。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薄命”的岂止是“红颜”?3 [; ?% ?3 C l1 E2 i- J
在封建社会中,女人是最苦命的,她们得不到一点点的权力,却还要守着一堆堆专门针对于她们的“条条框框”,承受着封建思想的压迫和来自于身心的摧残。$ U+ |# Y. Y! c/ }3 R
那个社会,换言之,就是女人的地狱!生活在地狱中的女人,怎能不苦?7 s" z* v6 P2 ]7 j1 _/ z
有人说是杨玉环害得唐玄宗变得不理朝政,过上了奢侈糜烂的生活,但是,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若不是唐玄宗把她抢了去,她又怎能靠近他呢?再说,唐玄宗若是立场坚定,又怎会受到一个女人的影响?而杨玉环想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份爱——一个女人最奢侈的要求,这也算过分吗?可怜倾城倾国、风华绝代的杨玉环,年纪轻轻就被逼自缢了……一颗流星陨落。
; F' x9 d' ?6 ~6 @, q Z6 a再看这许许多多像杨玉环一样的“后宫佳丽”,她们不得不深爱着同一个人,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或是高尚的,或是卑劣的,去讨得那一个人的一点点的施舍的爱。若是她们中有人变成了十恶不赦的人,这是她们自己造成的吗?这是她们自己愿意的吗?世人在骂她们“妖妃”“红颜祸水”的时候恐怕没有想过吧。而在这些“佳丽”之中更多的,怕是一辈子连皇上的面都没有见过,或是一辈子都在惦记着宫外的情哥哥,想着有朝一日他就会带着自己逃出这个“牢笼”,靠着这个信念过完悲剧的一生吧。可笑这些皇帝们,还嫌妻子不够多,不够好,据说他们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叫地方官员进献秀女,搞得百姓鸡犬不宁,而那些被看中的秀女,愿意的,从了;不愿意的,死了。可叹喜新厌旧是皇帝们的拿手好戏,不多久,她们都成了深宫怨妇,孤独忧郁终老。可气,凭什么那一个人可以拥有这么多的妻子,女人又不是桌上的菜,凭什么任他拣来捣去,含在嘴里又吐出来?
2 {0 {2 y+ C& y' k" s民间的女子又该分为两种,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
' X" \; e# d, \( T8 h看那些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学着三从四德长大,整日在家中绣绣花,读读书,顶多把琴棋书画全都学会,却望不见门外的世界。到了待嫁的年龄,不知对方是谁,长相如何,人品如何,只得用手捧着七上八下的心子,做着一个极美的梦,走入那个将锁住自己一生的洞房。做梦有什么用?即使对方有多丑陋,品行有多恶劣,在家听父母的,出嫁就得听丈夫的。最怕遇上一个恶婆婆,处处被刁难,受近折磨,没办法,都不能吭声。要是哪天生了儿子,那今后还得听儿子的。可是她们要何时才能听自己的呢?当然,她们其中亦有反抗者,也有不少戏文是专说那些大小姐与自己的情郎私奔的,要么永远别被抓回来,躲得让人找不到;要是被抓回来,不说那要受些皮肉之苦,单是人们的口水就可以把她淹死。她那情郎,若是有钱人,也许还能“摆脱”自己的罪责,要是个穷光蛋,恐怕也活不成了。可气,这些小姐即使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也得痛苦地对着自己的丈夫一辈子,更不知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没有沾花惹草了。; i, p) Z9 W4 \: \' }, c
穷人又得分为三种,一种是嫁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穷人,这应该是最幸福的女人了。一种是很小就被卖到有钱人家做童养媳,受尽夫家的欺凌,打骂是家常便饭,就像冰心的小说《最后的安息》中的翠儿,被其婆婆毒打致死,“初次的安息便是最后的安息”,怎不令人潸然泪下?还有一种人,是因为家中太穷,而被卖进了青楼。她们之中又分为卖笑和卖身两种,但无论是哪种,都是痛苦的。同时,她们还要被人骂作“贱人”“婊子”“淫妇”,被人说得一无是处,身心俱伤。其实,她们之中不乏深明大义者,如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柳如是、李香君等人,还有钱塘的苏小小,都是才色俱佳又明白事理的人,能说她们无耻下流吗?为什么要说商女犹唱后庭花?为什么要把她们比作万恶之源?若不是那些不顾家中贤妻还要出来风流快活的男人的存在,青楼又怎么会存在?她们被比作朝三暮四的人,这应该是说那些男人才对!要是能遇上一个还算情深义重的人,倒还可以从良,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即使她还是冰清玉洁的,别人看她的眼光也会不同了。
6 ~- q! l# i/ i! i! G* Y7 S, w) h地狱中的女人还有许多许多,她们有着不同的苦,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如文成公主,她不过是政治活动的一个牺牲品,我倒不信她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度,嫁到那个蛮夷之地,还是松赞干布的小老婆!6 }" q8 b: U( y% i5 S
而如今不同了,如今不是那个人吃人的野蛮社会了,可是,在那些偏远落后的地方,有许多女人还生活在地狱之中!其实女人怎么会奢求从地狱直升入天堂呢?还给女人一片人间才是最重要的。
, S! w A4 X; q5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