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前言
. i0 t6 L: K6 S3 i" f% T: Y0 }$ J9 T
3 i5 Z! [ O: D$ C" J/ V& q$ f4 ]. ~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在夺取5000多条生命之后,民众对它的认识仍然模糊,谨慎者视之如SARS般危险,疏忽者则对这种病毒完全不以为然。为此,我们搜集了网民最关心的甲流疑问,并寻找到权威部门和专业人士的解答,希望有助于推动甲流科学知识的传播。
6 u& U+ E I2 A2 \
5 b7 H- N5 j f$ b5 j# E, f一、高烧39以上就是甲流吗?. j5 Q4 }% x9 M+ t. a& J8 ^1 b2 \4 k8 I
7 e* `, }( V7 }) P6 S
不少人把发烧直接等同于甲流,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世卫组织制定的甲流诊断标准,一般来说,甲流患者会发烧,同时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但也很多甲流患者并没有发烧,而只是出现腹泻和呕吐、头痛,因此,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任何一种,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先去医院就诊。如果你感到呼吸困难、胸口疼或者嘴唇发紫,就很有可能是重症患者。; H6 _' q, R' @) D) E& k4 q" l0 A
, K. p7 n- v5 g. r; M% j. f二、我们需要戴口罩吗?
8 }$ K' k" a4 ?- a2 {. N B$ t. Q; v" O: u
美国疾控中心最新的《新发传染性疾病》杂志10月刊文指出,甲流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说,当你的口、鼻被甲流患者的喷嚏击中,就有可能感染甲流病菌。如果甲流患者打喷嚏时,你恰好站在 2米之外,那么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由于甲流病菌在空气中可以存活2个小时左右,因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在公共场合比如火车站、飞机场、医院等人群聚集的最好戴上普通医用口罩。那些防护级别较高的B95口罩通常建议医护人员等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佩戴。
! g; T; [3 `8 E" _% I
* x2 v/ n6 l( Y2 ~; ^三、谨慎起见,还是少出门吧?
6 x% m0 r, B% l3 l* Y& o8 F& U) O7 y6 X1 a
4 I; p+ f I$ {' y2 Q; {
* ?# {% E* O; j( C少出门固然可以降低感染甲流的几率,但是长期宅在家里不锻炼身体,也并非上策。据卫生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从本次甲流流行情况看,一位甲流患者平均仅感染1至2人,并没有出现SARS那样一位病人可感染全家,甚至在三家医院“毒”倒 60多名医务人员的情况。因此,专家建议不必过于恐慌。北京体育大学教师、体育运动专家赵之心指出,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情。而对于防控“甲流”,保持好的心情十分重要。: }) n: k4 I# E$ O' K
0 k, D& m' f# `, q. }四、中药治疗甲流管用吗?9 P4 @" o. X# W( S
9 [* s4 R: d/ d目前卫生界对于中药是否能预防、治疗甲流存在争议。今年9月份,北京市卫生局曾免费向该市中小学生提供预防甲流的中药饮剂。在中国南方,凉茶也被视为能够预防甲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认为,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中药能对任何流感起到预防作用。因此他建议,如果没有感冒症状就不必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果服药量过多,容易引起药物中毒,产生抗药性,万一真的染上流感,将会给治疗增加难度。
! j* q7 f; X# U Y$ k
4 P# D3 O0 X. r' x* L& e! r- g2 y; R7 S: U
五、饮食健康,注意卫生,就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甲流吧?8 O7 _/ \- S7 p
. m* x) _ `" V: e) o; u* F) W饮食健康,注意卫生固然重要,但预防甲流,这只是一方面,令人遗憾的是,英国的相关研究表明,有机食品对预防甲流作用不大。今年6月,苏格兰饱受甲流疫病之苦,有报道曾认为,这与苏格兰人长期处于维生素D缺乏的亚健康状态有关。但最新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无益于抵抗甲流。另外,多饮水的作用也不大,而且喝太多的水还对肺炎患者有害。尽管如此,无论是世卫组织还是中国政府仍然强调民众应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卫生。0 A0 q- o6 E, ~" m4 r/ L
! E) F# j" x9 C$ b* ]; a六、我很年轻,身体也不错,应该不太容易感染甲流吧?* C" Z1 {0 v1 d A$ Y( V0 w8 t; ] y
2 }+ q' O. y0 U恰恰相反,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表明,该市90%以上的患者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10至20岁年龄段的患者占到62%,其中重症病人的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事实上,国外甲流患者也大都为中青年。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称,该国目前的统计表明,1/3到2/3的成年重症病人,以及80%的重症婴幼儿,得病前身体都很好。与此次甲流病毒类似的一种H1N1病毒在1957年流行过,另一种相似度稍逊的病毒在1977年流行过,所以本次甲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年人得病的较少。6 [4 m8 J3 y0 B; J) [3 g! R
$ k8 o: W# M1 m; O- c4 R( O
七、要不要接种甲流疫苗?+ f V" }1 O( f `. B+ A( n
4 T. L9 R% `2 j
除非你百毒不侵,那么打疫苗可能还比不打更安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10 月底在西班牙出席一次会议时说,虽然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些人会有轻微反应,但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中国已经在今年8月推出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针剂。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邓海华表示,截止到10月10日,全国已经累计有30多万人接种的甲流疫苗,一共报告了150多例疑似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疼痛,另外有些还表现为发热、呕吐、乏力等症状。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指出,H1N1疫苗的副作用与其他季节性流感疫苗相似,包括:注射数日后,出现低烧、皮肤发痒、乏力,注射处肌肉酸痛,等等。
" D; Y) O6 }1 A0 j2 {$ _& M: U5 o9 O# Q- Q) m. j1 T) p" q( }
八、打了甲流疫苗还得注意什么?7 `/ p& O0 X4 k) t+ O
! `) s7 c6 L( j7 A
所有的疫苗都不可能做到100%的保险。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主任梁晓峰称,接种疫苗只是预防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代表以后就一劳永逸了。他提醒那些注射疫苗的人说,减少或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7 B1 ?. V# p/ q' K8 Y; C% ?
- \' o& t9 R0 H# Y+ f% C# D/ j( r九、甲流跟SARS一样致命吗?* @$ d8 O$ H, J6 }
) x, v; ?7 w9 J! e- f* R" O8 A% N% N. s
# ?9 ]* k# O0 E4 k) p) N0 x# K6 O( E$ A+ i: b/ h$ ^
卫生部给甲流的定性是可治疗可预防。由于这是一株新流感病毒,比以前的季节性流感更容易被人群感染,但临床表现和危害性相差并不太多。目前中国及国外公布的病例数和死亡数字来看,病死率也很低,不到0.2%,不过进入9月后,这一比率有所上升,但仅略高于普通流感。而2003年横扫中国的SARS,致死率高达10%,百倍于甲流。0 ~1 I1 u2 h3 v7 K5 \1 q5 g) y, U) {
% x0 k5 Z/ m6 H# b0 k, U
十、冬天来了,甲流病毒传播会减弱吗?3 O% i$ R2 j) _2 @4 o" G8 x P
5 _4 }; n: R- j; F& I+ U
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称,甲流高峰期会出现在今冬明春,危险期则会更长,随着重症病例增多,中国有限的重症救护能力,比如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都将面临挑战。美国总统科学和技术顾问委员早在9月初发布报告说,今年秋冬季约30%到50%的美国人可能感染甲流。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许多国家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最近几个月内可能每三四天翻一番,直至病毒传播达到峰值,届时感染病例的数字看起来就像一次“爆炸”。
/ B7 g9 Y3 m4 i) q2 V# y' ~, f8 G# @1 j
结语+ r% s3 R/ Z8 ^5 k! |( v1 u0 E
9 d# c4 S- B+ ]% c甲型H1N1流感确实给现代医学制造了一些麻烦,但它仍然只是人类在过去漫长的数千年中,遭遇的诸多流行疾病中的一种。无论是世卫组织,还是各国政府都强调甲流可预可治,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恐慌,但也不应掉以轻心,毕竟甲流病毒还会在这个冬天再猖狂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