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金雷
% G6 m: e. q) A' @) X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商业类(Business Class) 移民,尤其是投资移民,是收入最高的移民群体。但卑诗大学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却令人大跌眼镜:抵温的新移民中,商业类移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英语程度较差,比起其它移民组别来说,收入最低。
( z7 Q2 \% D. ?! ?& E7 }6 m% D& w$ c: z/ \' R" ~; v
商业类移民收入低
4 ^ X/ L% `+ e: D! G; a* ~5 t5 _
+ q# D% Q, S; z该报告的作者是卑诗大学地理学教授席伯特(Daniel Hiebert),报告题为《大温地区移民的经济融合》(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s in Metropolitan Vancouver)。 6 ~) h% U/ a9 N6 U0 f9 m
/ s8 U* \! P9 y5 k; s& v+ E在2002到2005年间,约有12%抵温新移民为商业移民。加拿大全国的平均水平是5%。因此,一般认为,抵温移民在经济方面表现应优于其它地区。因为相对技术移民而言,商业类移民在抵加前有大量资金和较高收入。 9 X5 F' u) l5 w7 b
6 D7 [! ]. s H) [但是,在1989到2004年间抵温的14,565名商业类移民,平均年收入为13,513加元,远低于技术移民的33,839加元。在这群人士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士有大学学历,三分之一的能够用加拿大官方语言交流。而在技术移民中,有71%的有大学学历,80%的可以说官方语言。
" e6 u- D& V6 m2 k7 @
/ h" m$ z& o+ N$ f
; i- ?. [5 ]" \% A& @; l在1989到2004年间抵温的14,565名商业类移民,平均年收入为$13,513
& j4 h5 h2 P* D8 h! `* \* S$ q
# }% w5 G+ Q+ r+ b' B& q$ ]4 ~商业类移民有三种:投资移民 (Investors)、企业家移民 (Entreprenurs)与自僱移民 (Self-employed)。报告指,商业类移民的收入,是所有移民群体中收入最低的。商业类移民尽管有企业家背景和大量财富,但在加拿大并没有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5 f7 y8 c( D. y2 |- y& I b j% K, r7 {/ A
加拿大统计局2006年的研究发现,约有40%的商业移民坦承,他们在抵加10年内离开了加拿大。
! Y+ b4 P& }% s
9 H8 e! c/ S# ^《温哥华太阳报》专栏作家恩琴(HARVEY ENCHIN)认为,商业移民没有为加拿大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没有达到政府制定商业移民计划的目的。恩琴认为,除非联邦或省府能够提供商业类移民有益加拿大的证明,此项计划应该废止。 3 P/ P; H) K. |
9 o/ k7 C' `4 n y7 W
移民律师持不同观点 6 o7 R) I0 _0 k- B/ W
, H8 v8 {& f5 }* v# J/ \ }
移民律师库兰(Richard Kurland)指出,这项研究实际有所误导。因为研究使用的资料是2005年之前的加拿大税务局数据。并且,报告把重点放在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方面,忽略了投资者通过消费对经济起到的刺激作用。库兰说,“富有人群通常来说花得比挣得多。他们的总收入超过个人净收入。”
% U% G; F6 u5 Q2 W$ @0 x* y% ^. ^( ?' h- P+ r8 `6 V* P$ Y9 C
而另一名移民律师萨斯(Catherine Sas)则认为,虽然研究结果不准确,但是原因不是库兰所说,而是另有原因。她认为,许多新移民是投资移民,经营在加拿大和祖籍国之间的贸易。“因此,他们来这里是创造工作而非寻找工作。” . R+ V- r$ Y5 e3 v( m; T8 A, P
# l. i F) N. {. R/ x
席伯特表示,此报告是他根据税务局的数据所做的第三份系列报告。他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此我对结果的真实性有信心。”
- {1 \) R1 r4 T5 B! R9 U' S/ L d4 m: x- K
英语程度和收入成正比 0 v" [2 b1 K: I
7 [9 i3 j. |9 @- d
席伯特的研究使用的是2005年卑诗省的报税纪录。报告特别指出,英语流利程度,对于来自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及韩国的新移民来说,影响最大。尽管东亚裔移民占移民的一半,但他们的收入却远低于移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0 @0 B7 `6 _7 ` m) \3 x6 M3 q& \$ [; i5 U. F* ^ R/ I
2005年,男性技术移民平均收入是40,800加元,女性是31,580加元。但是,从东亚地区移民过来的人士,其收入分别为30,260加元(男)和25,830加元(女)。而东亚裔移民的英语流利程度,与来自其它移民来源国相比,也是最低的。 ; c, ?* T$ z0 F, x
1 {6 U4 y. e) l1 [报告指,抵达温哥华的新移民,即使有技术及工作经验,但如果英文程度较低,将陷于低收入工作中无法自拔。“在就业市场上,不会说英语的人,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席伯特说。
7 F! h1 V$ w% P' g5 t2 s
0 U: h; Y# b) L- S O- w根据报告,在过去18年里,新移民的收入持续下降,从1981年的30,917加元,下降到2004年的20,464加元。这一收入是加拿大出生人口收入的一半。报告认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整个经济向需要更多的高级沟通技巧的服务行业转移,歧视性的招聘,对外国资历不认可。
, D# o0 n6 e4 v q8 ^) q x5 Q B/ e0 |2 B" o
新移民提升英语不易
4 x) k/ t$ A; C
8 {5 L+ Q- S3 `' N/ e) z! {中侨互助会行政总裁陈志动表示,许多移民带着配偶和孩子一起来到加拿大,需要养家糊口。因此,对许多人来说,没有时间、机会或经济能力参加英语培训。 7 _* S( N2 s) [: D& i8 U d& ^
: o: p9 b6 m1 B' H
务适(MOSAIC)移民服务中心总监陈肇文称,一般移民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在语言、一般技能及就业市场上,与本地人达到相同的水平。 % V4 i0 ^9 o: N- H! x
( d8 C: G7 }% }/ F9 j% ]/ B加拿大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康清表示,如果新移民张康清说,对于新移民不能理解客户或是老板在说什么,他们的工作机会将非常有限。他建议政府更多为新移民提供培训机会。 / ?5 ~) g8 I5 c2 y
0 w1 w( P) t3 {* X" d t6 R本地英文媒体《温哥华太阳报》就此专访了一位来自上海的新移民王先生。王先生今年40岁,来加拿大前在中国有20年的成功商业经验。但抵达温哥华一年之后,他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英语足够好,他的收入将超过平均水平。英语成了他找工作最大的障碍。 ! K8 i0 V) N8 d& V/ p9 O f
3 T, V" {% I4 x' \5 [但王先生说,他现在没有时间参加英语培训班。他准备利用空余时间,在本地社区开发人际关系网络,可能也是一条成功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