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0|回复: 2

净空法师说故事4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1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陆、谦德篇
% h5 V8 {9 o7 _/ G7 D
3 V3 Y& }  B& K一、不能贪图享受
9 t' p. K+ n' _5 R' v0 A; W" U; C
6 b; n: B8 S& }/ l! R从前安世高大师到中国来弘法,在江西共亭湖度他过去生中的同参道友。安世高大师的道行很高,就他的一生修行弘化来看,肯定是阿罗汉以上,决不在四果之下。他曾翻译《无量寿经》,很可惜失传了。如果就《无量寿经》来说,他决定是法身菩萨,不只是阿罗汉。
* k2 C& U- q/ t
3 \6 b: k4 c! O安世高大师的同学堕在畜生道,做了龙王。他为它诵经、念咒,法事做完之后,他跟它说:‘你出来让大家看看。’这个龙王不好意思出来。他说:‘不要紧,让人家看看能种善根,消除你的业障。’它就从佛龛慢慢爬出来,是一条大蛇。他为它念咒,这个蛇就往生了,以后这个村庄就称为‘蛇村’。9 ~: b: d. L% D0 ?) K. D

. N* X% j4 L# ?当安世高大师坐船去南昌时,在船上看到有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他拜了三拜,然后升空走了。安世高大师告诉旁边的人,刚才来拜我的,就是这个龙王,他已经生忉利天了。我们要知道,超度最大的力量,只能超度到忉利天。夜摩天以上一定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自己没有功夫,单靠超度是去不了的。; ^. m1 H* ?$ Z1 }7 `6 K
  x1 B/ R  e. ]! Q
有人问:‘你和你的同学从前在一起修行,何以你证果了,他却堕到畜生道?’
+ v& y6 j* P5 @& a4 N
( K$ [5 l' U! m- p3 H安世高大师说:‘我这个同学过去明经好施。有一次托钵时,饭菜不太好,心里面就不高兴,觉得自己修行不错,也做了不少功德事情,却得不到好的供养。因为这个原因堕畜生道。’因为前世是讲经说法的法师,通达教理,所以他在畜生道作龙王时,大家去求很有感应,非常灵验。又因为他欢喜布施,福报大,所以香火鼎盛。
) }( {  A7 I% J
* g1 A! a5 @" C9 q2 s  ~8 C4 H5 T我们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和他相比?我们今天接受这些物质供养,心里有没有不满意?如果还有一点不满意,将来就会作龙王,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训练自己,物质生活要降到最低,对生活环境要忍耐,决定不能贪图享受。(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00)
7 q! G) \  f: p$ I* x4 r9 ` , ^, b. @2 C/ j4 r+ v
二、福报$ `6 p) ~+ h* I8 V
" ?4 }4 W  |* M6 x
福报决定要给众生享,不要自己享,这样福报就永远享不尽;福报自己享,几天就享完了。这个事情与世法没有两样,世间人储蓄很艰难,每个月赚一点钱,在当中提出一点来储蓄,储蓄了几十年,才有一个可观的数目。如果拿去花天酒地,不到一个月就花光了;如果去赌博,恐怕几分钟就赌完了。早年在台北,西门町有个西瓜大王,发了大财,听说儿子好赌,一晚上将全部财产输光了。对方还不错,给他一百万安家费,让他还能活下去。. k- d( F: x, [% ?! O3 b4 C% t

" Q8 o5 A- m6 A" H! N" x# Z我们的福报也是如此,要知道节俭是真正的享福。孔老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诸佛菩萨示现物质生活相当清苦,没有丝毫奢侈,所以福报享受不尽。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它的来源,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虽有性德,没有修德,智慧、福德不能现前,所以必须要有修德。修德就是时时要积功累德。(节录自《华严经》12-17-0392)
9 ]# W  p: o. K9 @& y + k" _1 p* X3 V8 v% n5 x% q
三、欢喜接受批评" H- }3 g" I1 L0 U
% K; ?( E3 \- H9 O5 P" J" l
中国历代帝王,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能将国家治理好,为当时、后人所景仰、赞叹,就是他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乐意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检点改过,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亲近他的这些大臣,听到有人对皇帝的批评是错误的,就跟唐太宗说:‘他这个指责是错误的,应当要受惩罚。’唐太宗说:‘不可以。’大臣问:‘为什么?’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了。’所以,他真有过失,你指责他,他感谢你;他没有过失,你偏说他有过失,他也能包容你,不责备你。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的面前说他的过失,以此做为借镜,改过自新。因此,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历史上才会有‘贞观之治’。古圣先王之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这一点实在非常难得。' c5 H1 \5 N( {7 m+ B  |) b
( v# s5 `$ V' Y. G, o
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改过。别人纵然误会我们,说错了,也不以为怪,不必计较,也不必争论。我们自己的态度,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统统欢喜接受。特别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圆满。(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4)6 o. q( E8 o$ B) N' ~" B2 @% a
4 I! r* y, J9 B
四、半部论语治天下
, G( Q$ y. T- j% `
3 o/ Q, V4 h. ?9 U% M2 g儒、佛的德行要靠我们这个时代觉悟的人来发扬光大。如何发扬光大?身体力行,把儒、佛的道理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光讲不行,要做出来。你真正做出来,我相信世界上许多电视台的媒体都会来访问你,为你传播,光明遍照世间,轻而易举。这是非常特殊的教学法,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地区从来没有过的教学法。
( W) M6 |3 z- x& g! `7 k $ Q/ M( s0 M. ^% C; _4 a5 O$ n4 {0 V
中国最近一个甲子,我们把祖宗的教学法忘得一干二净。因此,我们今天要特别发心,忍受一切苦难,真正不怕苦、肯吃苦,把这个方法表演出来。我们至少要做十年、二十年,成绩拿出来,大家就相信了。
1 S8 M4 G; s: ]( R
+ \  m. y/ d8 o* N3 X& E! l怎么做?一部经!宋朝初年赵普就是这个做法,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谋士,智囊团的头。他的那一套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从哪儿来的?他说:‘我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建立国家政权。’宋代开国的两个皇帝是兄弟,哥哥走了以后,弟弟继承王位。这是非常好的榜样,很可惜现在没有人懂得。(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2)
6 Y" z% y2 `, V8 Y
/ D- Q1 O& R3 d6 n; \五、一天不吃饭
+ |. e$ K6 ?2 [, a5 V1 X3 E0 _* T   a7 U( B. M* y1 v
早年,弘一大师在闽南佛学院担任老师,学生有不守规矩、不听教诲的,大师决不会说一句责备的话。他怎么做?那一天不吃饭。学生知道大师今天不吃饭,一定有人犯过失,每一个人都反省、忏悔、改过。你一天不改,他一天不吃饭;两天不改,他两天不吃饭,让你自己反省,改过自新。你能够改过,他就笑面迎人。这样的风范教学,学生服了。他是真正的好老师,在没有出家之前,在学校里当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可惜大师后继无人,为什么?众生烦恼习气太重,社会污染严重,《弥陀经》讲‘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人的善根、福德微薄,哪有不受染浊的道理!所以,天天亲近圣贤都不能得度。我们想到这些地方,多么可怕!(节录自‘吃亏是福’21-124)& D9 j5 l" I- m9 j: c9 n6 m
! t  b. m( T- w9 c( m5 k
六、福德之相" ~1 U* l0 G3 ]* ]

8 I" Q1 o) T& t* w7 b有福之人,心是定的,动作稳重。清末,曾国藩先生在《家训》中,教育子侄,动作要稳重才显得有福。没有福的人急躁,步调很快,走起路来好像在拼命。佛法形容佛菩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梵语,就是大象,大象的动作很慢,走路也很慢,四平八稳。这是形容真正有大福德之人,都是这样的态度与风范,不可能匆匆忙忙,那么急躁!(节录自《华严经》12-17-0407)
% ~% L% J9 m" J+ ?+ k 9 O' j# }# g7 z( _' d
七、专信不犯: K  q% j2 E/ @

5 h7 Q5 H, d0 j3 E我们对老师要专信,决定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若对老师没有信心,有疑惑、阳奉阴违,决定不能成就。所以,学生找老师难,老师找学生更难!过去李老师住世时,我在海外弘法非常艰苦,每一次回到台湾,我一定到台中去看老师,一定会跟老师讲,请老师多培养几个学生,我们在海外有师兄弟可以互相协助。我这个话至少讲过十遍以上,最后一次李老师告诉我:‘你替我找学生。’我到哪里去找一个对老师‘专信不犯,精进奉行’的学生?我找不到。所以,我才明了太难太难了!我自己能这样学,但是要找像我这样的学生,再也找不到了。所以,我跟老师十年,得到他特别的照顾,真正的关怀。因此,不具足做学生的心态,遇到佛菩萨也是枉然。(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06)5 {$ g5 v) M/ M
% L5 M' s$ c5 l: M
【精要十念法】
* [) k$ n+ V4 I3 Y
; H- d7 G/ m! m. x, n6 l. O  E谨提议以净空法师宣说之简要必生十念法,为净宗学人今后之一般自修与共修之常规。兹说明于后:
& l6 [2 Y7 J  h% a# S5 H# g8 V8 ]4 T1 ~ 1 ^" z; Q' a0 s7 P
自修者,即是日中九次之念十声佛号法。是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每次称念十声四字或六字弥陀名号,原有日常定课可照常行之。
. x5 h% j2 c5 r 3 j: ~$ y- z7 t' e0 ~0 B
共修者,凡讲经、开会、聚餐等无特定仪轨之集会,在共同行事之始,而行此十念法。亦即是约同大众合掌同声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后始进行讲经、开会、用餐等活动事宜。
( U' k: d! M% x! `/ i6 m , C6 T$ Q* z+ J" e
按此自修与共修之十念法,有其特殊之法益。试举如下:' }6 A/ w) Q2 w7 ?
  ]5 _) i/ }) R, a0 ^" u+ S, m
一、此法简单易行,用时少而收效宏,确实而切要,可久且可广。1 C) f0 W0 l* O5 F$ Z

9 n% ?) R# j) w" {2 F1 {; @二、为‘佛法家庭’之具体有效方法。例如:于家庭中三餐时行之,则举家之成员或信或不信皆蒙摄持不遗。且有佛化亲朋邻里,普及社会之大利益在。
4 e& G! M) E8 l# J/ i! T3 F
+ q- {7 U7 B0 n3 L, j( @三、以简单易行,一日九次,从早到晚,佛号不断。一日生活之中,佛念相继,日复一日。久能如斯,则行人之气质心性将呈逐渐清净,信心与法乐生焉,福大莫能穷。
7 r$ J* C6 M! g# {0 Q, V ; E5 |, [3 ]& w! X
四、如能随顺亲和,称念十声佛号,便有袪除杂染,澄净心念,凝聚心神,专心务道,以及所办易成,所遇吉祥,蒙佛加佑,不可思议等等之功德。
. m6 }  z( ~4 t' P. a * c0 |+ \2 Q, f( J& `7 _, L9 o
五、自修与共修,相资相融,资粮集聚,个人之往生在握,而共同之菩提大业,亦共成焉。
9 @. c* I4 e: J' r# d- K) } 4 S* q8 |" n2 d
六、此法可以二法名之。试姑名之。
1 G3 q: r/ r3 A  D% x- E& W
/ m# x! ?6 S+ z一为‘净业加行十念法’,是对已有行修定课者言,因此法是在原有之课业上加行之故。( H2 U! q  N. q- G- h. }/ x7 Y, t

7 A' m. x( u+ g! L. s  m" a* c一为‘简要必生十念法’,是指适于目前以及今后净业学人中大部份无定课者言。因现今社会递变,匆忙无暇,局碍多难故。而此法易集资粮,信愿行之,平易圆具。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标准,亦甚符合无缺。8 e5 L& T, k+ o' V3 q; |

- h# x" M8 J' O% q+ E因每次念佛时间短,易摄心及不懈怠故。又以九次念佛之功行,均衡分布贯穿于全日,全日之身心,不得不佛。亦即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 I: [+ M0 c, B- `
- G$ o- \* C( ]# F总而言之,此法简要而轻松,毫无滞难之苦,如此法大行,则净业学人幸甚!未来众生幸甚!诸佛欢喜。1 M% \1 ~3 B/ p8 v

9 C  U5 O6 T" b2 b南无阿弥陀佛0 C( r. K" J6 v6 S

# ]0 ?% ]2 F% C# m( i7 d一九九四年诸佛欢喜日美国净宗学会四众同伦敬劝
4 O8 P' v& F! k, s6 }% Z: w" g
. i. ~, y3 T- G+ ~  `' z+ ~" D' k莲池大师曰:
" G% v1 W. N9 D $ y4 J( c% f% ?! j3 e0 b# N$ b) |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 E4 ~  C" Z  J% s+ q2 Y+ O
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
8 l- S& A% i- i$ |* V1 q* L
7 N/ P% s" v& q  {# X& _胜持往生咒者:: U. {' L. j; v
: q7 {( E; M, }" {
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
, T  _  O' R# v2 H/ c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
+ B4 Z2 a1 H- J. P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 d6 G. b+ `& R: [2 ]% `8 A
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m) e1 s+ f* S
5 v1 f. [! n/ I' z  Z
胜持其他诸咒:& M9 M% b/ |& C' E/ S! g9 q
- ]  X  l% R0 l' I0 F# A+ {
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9 f9 `, M7 U# `
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
( a/ Q# i- O* T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
% S6 i8 f6 \# k% [% @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 `5 E) B2 v" m, T5 B
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1 `9 j& i5 `2 k5 [
/ C( r# U( a* G4 C- e, W念佛胜余功德者:
* S7 ^+ c6 r- d0 g& U6 B+ w. K& @
2 e2 _" a8 V9 B  d7 y* @六度万行,法门无量;* a0 x0 @* v9 I5 S0 I! C
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
1 [9 @5 d/ v7 h. m, l- V6 s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
. o  Z! S) N; V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 y: p5 ?- z3 }( N6 p* ~) m! M; X
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9 `, T; q0 f, y, V3 f
. u! Z( D. i/ I" b
南无阿弥陀佛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20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学故事4 。。" A3 H% J+ Y5 N* d+ m  ]& c9 S
有点收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3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监视

病人:医生,我妻子毫无道理地监视我和我秘书,搞得我心神不宁。 4 Q6 l! I, j& a. P4 \

( c) Z6 U9 V, ~. x! t3 G" V) l# e$ |7 R; a) q( v
! t4 r; r2 ]& i8 ?7 h% @5 Y
心理医生:你妻子是干什么的?
' s0 s: p. q( \9 z: b2 Z$ G
2 ~9 F: [3 ^. W; b9 x2 `0 `9 S
: p3 d) f" M1 a( V1 i8 o' n* B3 P" e$ J+ T& y3 W: B5 P+ {& A
病人:结婚之前她是我前任秘书。
0 B1 W7 W: N/ l9 a0 D% W0 T: y
0 @% O& F' a/ m4 R4 c
7 Q$ f/ p# w  A( G$ u
$ M  b% j% |# `) a7 B! y# A! Q8 ?3 |4 e8 f$ M9 c: H  C
* L( q: Z0 o5 I/ k; C! w# [
- k( Q- A# O& }# B
7 o3 [& `5 ^4 \/ @

# v& g" H6 B1 u% H+ v6 K% `- `/ G1 i, D+ ~! q# `
/ Z4 y  u: h/ k6 V4 l$ c! v

! L+ ~. H- Q" w: [1 h! E; ?7 W7 e% \4 V: |- C2 Z8 {) l' d
3 h  ]+ K% c, K' p
% f* w+ b5 c0 [! A$ F1 g
  制砂机生产线  烘干机  洗砂机价格 河卵石制砂机 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9 12:15 , Processed in 0.1569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