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6|回复: 5

真的有阴曹地府?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1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当前社会治安问题严重败坏,只要打开每天的报纸和电视,所看到的不是杀人、放火、抢劫,就是勒索、拐骗、贩毒等。那些犯罪而被抓的人,多半还毫无悔意,肆无忌惮,大有一死百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气慨,让人看了真是苦笑不得。今日之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不信因果报应,否认六道轮回,所以无知者无畏,丝毫不计后果。但是人死后真的是一了百了、一笔勾销吗?来世又那么容易投胎为人吗?且让笔者(E-mail: webmaster@corey.org)为各位述说一段真人实事后,再来谈这个问题的答案。        
- e% e: [% a  |  
8 L2 l: y. o0 K 话说清末民初之时,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于某夜睡梦中,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后来知道是地府)开始升堂审问罪犯,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进入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冥判(就是阴间的法官,现在电视连续剧正在上演的包青天也是冥判转世,所以包公日能理阳,夜能断阴)。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并汇集成了“幽冥问答录”一书,以下就是该书中黎先生对阴间所作的描述(注:为使读者容易了解并能读起来条理顺畅,笔者也将问答录原文加以口语化,且问答顺序也已经过调整)
# X% i% E8 ^) {, U! B- t5 ?  
, H& U- F) R# `$ Q& E  U 问(黎先生的朋友):您在阴间是归谁指挥?担任什么职务?管辖范围为何?有无职员?且阴界为何会找您当冥判?        $ F! W5 j( _% k( f. h* V5 T
  
1 q: A/ v9 C0 n答(黎先生):我是东岳大帝的部下,担任分庭庭长的职务,管辖范围为华北五省,专门负责死亡十个月内之死者的善恶事件,超过这个期限的另有负责的官吏,除了有陪审员四人外,供使唤的鬼卒有无数多,而阴界找我当判官的原因,我曾托同事调查过,据他说是因我在好几世前曾当过冥判,又刚好碰上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中外军民死者甚多,阴间太过忙碌,所以才会找我帮忙。    
* @4 j  s$ [9 F1 U, H  % _, r4 j. I, D
  7 I3 ~. I/ ?3 k( r9 l8 A( l
   问:您为何只当了四、五年的冥判?又您有那么好的机会当上阴间的官,来世是否可免去轮回呢?      
5 m2 z' V, Q6 y+ b+ o- E8 B7 K  
9 r' m4 F9 J2 y9 [/ _6 g( k% I# s2 { 答:我因不想当太久的阴官,好几次请辞都没获准,后来我念诵金刚经二千遍后才得以免去,至于想超出轮回谈何容易,就是我本身也不可免,据我托同事调查,我来生将投生在河南省南阳县一带,但现已事隔数十年,说不定原先在阴间所注定的会因我在这数十年间的所作所为又有变动了呢!        * t! X. z! d9 Q0 q
    q* P& m0 X: y" p' ]5 [) o
问:阴间的食、衣、住、行如何?      
: S# P$ t& `) t2 q  & ]' z, u4 d* z
 答:阴间也有饮食,但比不上阳间的饮食美好,而且阳间人不能食用,在那儿的鬼道众生每吃一次就可饱多日,并不需一日三餐,对于阳世所供的食物,鬼神只能闻其气味;穿的衣服则与阳世服装相同;又虽有床铺、棉被等,好像都不见使用,只见鬼魂随处依靠,闭目休息,不像阳间人要睡上七、八小时;另外阴间还有小规模的街道商店,大部分是卖一些饮食、杂货(可用阳间所烧下去的纸钱购物);至于鬼众走路都甚为快速,不像人类那么的缓慢。      
0 {( T( q5 e. o- P" Y7 s  n+ q. _  8 w* ^6 ^4 p5 Z$ g- X. _4 e
问:鬼有年节喜庆及家庭眷属吗?那儿的气候如何呢?       / }/ w$ J0 K. U7 y) G
  
6 K0 r. l$ w+ G 答:鬼道有节庆,无星期,也有应酬、婚娶与生育,他们婚嫁的对象不必是阳世原来的眷属,他们结婚所生的小孩是人死后的余气所投胎,这些小孩长大后是无法再投胎的,在阴间虽然有日夜,可是却不见有日月星辰,整天都有如四川大雾或华北黄沙吹起般的昏暗。另外那儿虽有四季之分,可是夏天不如阳间热,冬天却比阳间还冷,而且虽然不见风雨霜雪,但阳世刮风雪时,阴间都会感受到寒冷。      ( p2 N& K! v) F7 P1 j* g9 ~4 ]
  * ~/ t/ _/ o9 ~4 g2 i: l0 v- {% s
  问:阴间有法律吗?您如何判罪鬼的罪,又冥判判罪有错误的情形发生吗?        * W  t" r; }+ q( c; @# P
  
0 r0 q  u: t( ]. i2 j" R9 A: V答:好像不见有阴间的法律,但判罪时却不用思考就可很自然做下决定,至于判罪的轻重是以罪鬼犯罪的动机与犯罪所造成的后果来衡量。譬如偷钱的动机是被生活所逼,且被偷的人是一富翁,被偷的钱对这富翁而言并不影响他的生计,那么这偷钱罪鬼的罪就较轻;万一偷病人或穷人买药、买米的钱,而使他人病死或饿死,甚至为了偷钱还杀了人,那么这罪鬼的罪就非常重了。至于冥判判罪绝不会发生错误,因为阴界对于罪鬼犯罪的罪状都有经过精密的调查及握有确实的证据,所以判起来非常公允,从无错误的情况。  
; G; x: W% F, x! `$ p) R7 S  6 q( h* M; j$ k# S+ z( e
  问:阴间的刑罚有多少种?        2 r# b3 ~, j4 Q" \+ H5 R- M
  2 m" o' s& G+ L6 V- B; n$ j
答:阴间刑罚的种类很多,而且比阳间残忍百倍!我奉劝世人,宁可在人世间接受惩罚,却不可在阴间受刑,因为阳间的刑罚,罚完就没事,可是阴间的刑罚是刑了又刑,罚了又罚的。譬如在阳间杀了十条人命,了不起就枪毙一次,但在阴间却要枪毙十次,同时还会被判转生十世都被人杀,就是地藏经所说的锯解、刀山、油锅、碓磨等刑罚也都是确有其事,令人惨不忍睹。另外还有带著牛头马面等面具的鬼神,专门来吓一些凶狠的鬼魂呢!        $ _9 X/ s: y$ s/ U* l  z
  5 W! _6 S0 |8 I; P1 b
问:人的善恶,鬼神如何能知道呢?犯了罪的鬼魂难道就不会狡辩吗?        1 m6 L9 u4 X! c& i, o8 ?1 f
  9 h2 ]4 K6 b2 o$ Y8 a& i1 x
答:鬼神能听到也能看到人所不能听到、看到的东西,而且人的头上会随著他行为思想的善恶而发出红、黄、白、黑等光(红、黄、白色为善念所发出的光,黑色则为恶念),鬼神们都看得一清二楚。若人的思想随起随灭与他的作为关系甚微小的,阴界固然不会去记载,但若念念不忘某种事情,则虽未见于行动,却早已被鬼神所记录,若付之于行动,则功罪自然更清楚了。我曾见过很多犯罪的鬼魂极力为自己辩解,但通常将犯罪记录给他们看时,就多半会俯首认罪。若碰到一些极端狡猾的鬼魂,譬如要判他刑时,他忽然念起经来,则我们会先判他投胎数次,但却非常短命,等他投几次胎而忘记经怎么念时,再来治他的罪。     
5 q  \/ a" |+ e( _7 f8 e  - l% z" w  J, n" x0 G+ P+ K& X
  问:阴间最尊重的是什么德行?最痛恨的罪业是什么?      
7 ~( p- H6 q( a3 i$ A% q9 `; \  ; @4 F9 L  Q+ Z2 r
 答:阴间所最尊重的德行,在男为忠孝,女为节孝,这两种人就算有罪行也会从轻发落,我就曾见过一位在八国联军攻打我国时为国牺牲的清朝提督名叫○○○的直接升往天界;所最痛恨的罪业就是杀及淫两件事,其中杀业比淫业的罪更重,若为了淫而杀人,罪更加一等,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说得一点也没错。      
5 C! J. X, L. @* O  l. t  
9 a; a4 {9 R& L! e) x8 X4 v( S 问:大修行人死后也要到阴间听候审判吗?当今世上甚多修行教派,到底阴间较重视什么教派?     ' \) L! c- Y9 R) E  V( l
  
! X6 u: w2 j5 B+ o+ Y% i4 L3 O   答:阴间所管的都是带著罪业或平平凡凡没大善恶的鬼魂,若大修行人死后立刻登上天界,根本不从阴界经过,就算功行较浅,升天稍慢,须从阴界经过,阴间的官吏也都会起立让开,直到他魂魄如上楼梯般渐飞渐高的升天而去。至于阴间所尊重的包含儒、道、佛等教派,但其中最尊重的要算是佛教。        " }3 T( M0 v! V3 E1 {; ?
  
3 f8 J% |5 f: S问:阳间请和尚或道士为亡者超度,到底能不能利益到亡人?         j  d; z9 |8 f
  
: |6 a$ ]3 U# k6 c 答:和尚或道士诵经为死者超度的目的在为他增长福德,减轻罪业,但这只是助缘,并非绝对的主因,而且超度到底有没有好处还必须因人而异,譬如生前大善的人死后立刻往生天界,或生前大恶的人死后马上堕入地狱,他们都不用或根本无法享受到超度的功德,只有一般生前没有大善恶的人于死后可获得诵经超度的功德。另外诵经人道行的高低与诵经功德之大小也有重大关联,如果是高僧或孝子贤孙诵经壹卷,可抵得上凡僧十倍之功德,但凡僧至诚念诵也会有相当利益,只有无道行又不诚心的人所念的利益很少甚至毫无利益,不过却也不会因此而有罪过。又诵经最好在亡者死后四十九日内为之,过了这段期间,亡者可能已经投胎转生,超度功德必需要经过好几转才会利益到他们,无法收到即时的效果。       ! k# U* `+ p2 ]: E6 ?* ]
  5 Q; |: k- I0 \* Y) A# Q7 U
 问:念佛诵经的功德既然如此大,为什么阴间诸鬼不自己念佛诵经,以求解脱超升呢?       ( e8 A) V0 j5 i1 h
  
$ d  ~) Z( Z1 f/ e/ d 答:一到阴间,就自然有鬼魂本身的业力会障碍他修行,因此修行应趁一口气还在时赶快去做,如果指望等到断气后再修行,到时恐怕已是无能为力了。      
! d9 I  ]* e8 D# y7 y; O0 N  6 k( Y0 i0 f' t. B: d1 x4 E9 }
 问:阴间为何常找阳间的人当阴间的官差呢?        ' r, X. j( W( ?
  
! N1 I9 H& Y! t! N' O0 S答:因为富贵的人家有众神守护,且供使唤的仆役又多年青力壮,阳气旺盛,所以当他们家中有人过世时,阴间鬼魂无法接近去摄受死者的魂魄,又例如武将死在军营时,他四周警卫森严,枪炮林立,营中士兵也都年青力壮,阳气逼人,一般鬼魂也都没办法接近死者魂魄,诸如此类的情形,就有赖阳间人的生魂当阴差去执行了,因此阴界常有用阳人当差的情况。    % \' s3 b0 C2 U# p7 v
  6 R( K! W+ r4 f+ l: I' g2 K1 T
问:凶死的人身首不全,他的鬼魂跟平常寿终正寝的鬼是否不同?又鬼的容貌会不会逐年衰老?     
7 H* H' s! o/ r! m* r0 G8 e7 Q  
) _% @; t" b+ A  答:凶死之鬼魂除面容稍显模糊,表情好像蛮痛苦的,且伤处带有血痕外,其余与一般鬼魂并无差别,至于鬼的容貌都与他死时相同,并不会因年久而变衰老。      
3 P5 T- R! Y& o+ R& D  7 H2 ]  s$ L2 u# }) Q+ k6 P
 问:人死灵魂离体时会不会感到痛苦?      
5 F$ L4 S, E* i6 @: \) G% y  
" R* D- a7 r/ q, i. D9 J 答:一般而言,人的死亡都是因疾病而来(老死者也是内在生理机能败坏所导致),这时候灵魂离体就好像开门外出般的毫无痛苦,且脱离肉身后反而会有疾病霍然痊愈的舒服感觉。但死者若迷恋家眷、财产或世间的种种,这时灵魂就不容易脱离肉身而会产生如乌龟脱壳般的巨大痛苦,因此一个人在生前应培养淡泊之心,对于妻子、财产等不要过分贪恋,如能做到这样,那么他死时之灵魂离体会如脱掉衣服般的毫不费力。       0 H3 T3 A" y2 n5 e
  
  ~+ C9 a9 Q$ f 问:鬼跟人谁多?是人怕鬼还是鬼怕人?鬼和人的疆界如何划分?      
) p4 i0 R% K* ~6 e2 r  
+ N4 B0 M( _' N9 F 答:阴间的鬼比阳间的人多得多,来来往往擦身而过的比比皆是,他们与人的疆界似有似无,实在很难讲得清楚,但鬼在阳间行走时多走在道路两旁或阴暗的地方,且人怕鬼,鬼也怕人,尤其是正人君子,鬼必敬而远之,但对于心术不正或运气差的人,则鬼多喜欢捉弄他们。因此人类从午后到晚间,走路时尽量不要走道路两旁或阴暗的地方,而且走路应缓慢或稍微发出声响,让鬼有时间避开,以免出其不意与鬼相撞,人固然会起鸡皮疙瘩,鬼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解脱天,魂魄体和神识是否又可称为真如自性(楞严经上好像这么说的,如果我没理解错误的话)?  既然魂魄体和神识一旦轮回进入生门,忘记了前世,那就相当于另一个人在过另一种生活了。其唯一与前世有联系的就是魂魄体和神识,但是又为忘记前世故,连这一丝的联系也像是被掐断了一样。那么往生的人(姑且认为又进入六道轮回)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根本看不清他前世造了何业,如何能够自觉地修佛与佛近呢?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疑问,我至少要独善其身,尤其是在这末法时代。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灵魂是什么?
' |, w* g3 b6 I: T  
% [8 `  d: ^4 ]$ I灵魂是俗称,概念模糊,轮回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是末那识,也就是执着识,使意识执着有“我”(诸法其实无我,详阅:http://bookgb.bfnn2.org/books/0231.htm 搜索“三法印”一词),身体死亡后前六识与第七识都消失,阿赖耶识自然舍弃身体进入中阴阶段,此时又会清醒产生中阴身,产生中阴七种识,中阴身依业力再投生,转用新的七种识重新认知世界及自我,从而忘记前世,但也可能由于某些因缘能够象本贴2楼唐江山或陆江那样记得过去其中一世或几世。灵魂如果是指中阴身,即前期死亡与后期诞生的暂时寄存过渡之身,可能是属物质的;如果是指阿赖耶识,则属于意识范畴。一个生命只有一个阿赖耶识或中阴身,“灵魂”是否增减的问题其实是生命个体总量是否增减的问题,这我还未见闻相关知识不清楚。
7 J, a+ e$ a3 _5 `% x  : S9 e0 Y( K4 ?7 x5 F& I3 m
转贴: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 c% D" @( X1 E) ?
  
/ C: R. q* Z& B0 w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0 e0 b2 a; |  q( _5 M2 E6 P
  7 J. A4 K% H) O5 l9 c; u) l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9 N! `6 L2 K# m4 H1 v5 R  
7 d9 O" a) }# C1 i2 W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8 P6 o& U3 K+ y: d/ T
  
/ M3 d2 y$ j" P+ u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o  D4 O; u# c/ H
  2 T* |6 M3 M3 [* r% x" J0 M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 Y8 w% t' ^( O1 P' N  
, z, b5 }2 X1 k6 l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 I! q# N6 ]: c2 k/ P' a
  
0 p2 R, t8 v3 U% g# s3 k& k7 v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嗔、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4 n$ \# r& S) H0 Z3 v& N* K
  ; H2 J5 n0 ?( w2 M4 U- z( n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1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17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4-1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4-1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天堂地獄都是心之示現而已。- ^6 V0 a9 P7 {7 V$ c# U6 T
0 I1 C, T8 s/ M& M! Q* U
佛光山星雲禪語 -- 地獄與極樂
6 R/ f2 x' T; a6 w" @- Z2 ~
4 ~9 h* I6 B6 V& S% G有一地方首長去拜訪白隱禪師,請示佛門常說的地獄與極樂是真實的呢?或是一種理想?並希望禪師能帶他參觀到真實的地獄與極樂。
, I, n/ w; {8 w2 `6 K1 j白隱禪師立刻將腦中所能想像得到最惡毒的話辱罵他,使得這位長官十分驚訝。剛開始時基於禮貌的關係,長官都沒有回嘴。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就隨手拿起一根木棍,並大喝:「你算什麼禪師?簡直是個狂妄無禮的傢伙!」說著木棍就往禪師身上打去,白隱跑到大殿木柱後,對著面露凶相,從後追趕的長官說:「你不是要我帶你參觀地獄嗎?你看!這就是地獄!」7 Y9 c( T! \3 [: r
  }1 I6 x- b3 f: |' x- z
恢復自我的長官,察覺到自己的失態,急忙跪地道歉,請禪師原諒他的魯莽。
4 G* W  ^; X: j2 M3 o+ W" a0 V6 Q7 y, j: Q, z6 J: {
白隱禪師:「你看,這就是極樂!」8 y( W! e. j2 ?; R4 p9 P. X0 q
5 C2 q/ G" Y) g2 u8 `; K. D
天堂地獄在哪裡?這有三說:第一、當然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第二、天堂地獄就在人間;第三、天堂地獄都在我們的心上。! {- u$ `, Y. Z
. }+ B/ o# n; ]' D2 `  B
我們的心,每天從天堂地獄不知來回多少次。
& j) i( t( O" o7 D4 o7 y  ]" x5 T9 o+ M7 B0 P2 X$ ~  ]% A! _+ D; f

+ S7 L( y) N4 A* I. v4 I佛光山星雲禪語 -- 因緣所成
1 v' V2 b4 L7 L8 ^
4 i  B/ w, K+ F, N/ c/ U) Q桂琛禪師參訪玄沙禪師,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識法相之學,故而指著一張竹椅問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汝作麼生會?」
0 P2 Y3 L0 U1 D) Q" h
' M& q9 l8 f( G( p桂琛禪師答道:「既曰唯識,又曰唯心,那就作唯識唯心會好了。」
. x1 X' \: h( R; W
# @3 G2 o/ J; }玄沙禪師不以為然,說道:「理則是矣,無如破壞事相了,唯識唯心並不破壞宇宙萬有。」& X9 T: J9 {* X6 B2 f% Y3 |

7 A8 J9 {; l/ ]0 m3 j9 W桂琛禪師指著一張桌子道:「那請問老師,您喚『這個』作什麼?」. H0 t1 k& D$ S5 b/ E+ D/ a1 |

: R% l2 F: p' h9 i8 g玄沙禪師答道:「桌子!」
; m8 h- E" f0 f0 v- _& `5 }7 v: q1 U, {7 ^5 s. \: S# y& R3 H) T- A% e
桂琛禪師搖頭道:「老師不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不喚作桌子,桌子者,乃是假名假相。」
! n3 c! @: o  h3 |8 x
) ~/ k3 C9 C$ V1 @$ L. g# g玄沙禪師立刻改口氣道:「的確『這個』不是桌子,『這個』的真相乃是木柴,木柴做成桌子則喚做桌子,做成窗子則喚成窗子,實則桌子、窗子的本來面目仍是木柴。」3 w- f0 G: H% |4 Y4 P# z

1 Z( b; s( \) c$ W桂琛禪師不住地點頭,但玄沙禪師指著木桌又改口道:「此『這個』非木柴,非窗子,此乃山中大樹。」1 S# r, U( A' s" D2 K+ O5 o! l

( G+ r& |* K& n5 z# {玄沙禪師見桂琛禪師正要開口,舉手制止,故又再說道:「此亦非大樹,此乃一粒種子為因,再集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等為緣而成樹、成木、成窗、成椅,實則樹木窗椅,乃宇宙萬有之因緣所成。」9 J9 ~+ x" B) J& D
( c! `% N: k, @* T6 k
桂琛禪師道:「宇宙萬有,仍是唯識唯心。」
" \) }+ b4 R5 X' x( p+ @5 G# K3 E/ H; b. h! Z
玄沙禪師道:「汝既來此參學,不如說宇宙萬有一切都是『禪心』。」
) p2 c- v" _2 q2 R1 s& N0 _& T" v; R
桂琛禪師與玄沙禪師所論,涉及到唯識、性空、禪等學理,但玄沙禪師最後仍會歸「禪心」,因桂琛禪師既從唯識而轉歸參禪,對過去所知所學不能捨去,怎能入禪?如一茶杯,已留有其他汁液,如今再裝茶水,總會變味,橋路雖然相通,但仍應橋歸橋,路歸路,平等中示現差別,差別中亦平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6 22:41 , Processed in 0.08447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