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5|回复: 21

看看这些书我们看过几本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治“国学”,必须讲求门径。张之洞云:“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所以他曾写《书目答问》“以告初学”。继张氏之后,“好为人师”而为“初学”开列书目的,大有人在,如康有为﹑胡适﹑梁启超﹑马一浮﹑鲁迅等,都开列过国学书目。下面我选择几个国学大家开列的书目介绍如下:
7 E0 v+ k! ^9 r1 v; X  p; j
4 ?: y/ t# Q: o' D1 |! G    国学的“最低限度”书目包括哪些?
7 {, i; ^  g2 j2 O! E1 V
, c9 z8 j4 ?8 B2 i    胡适曾开列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据他本人说,书目是“答应清华学校胡君敦元等四个人拟的。他们都是将往外国留学的少年。很想在短时期内得着国故学的常识。所以我拟这个书目的时候,并不为国学有根底的人设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裘毓麐讥评云:“余见胡适所开《国学书目》,标曰‘最低限度’。而所列之书,广博无限”,“若谓综上所列诸门而悉通之者,则自周孔以来,尚未见其人”(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下编之“白话文”,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497页)。
4 `. D/ n0 ^: W" @* W9 s/ P4 X% C2 g$ W$ g
    梁启超《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一文,指出胡适的书目犯了三大毛病:“第一在不顾客观的事实,专凭自己主观为立脚点”;“第二点误处,在把应读书和应备书混为一谈,结果不是个人读书最低限度,却是私人及公共机关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其三,“我最诧异的:胡君为什么把史部书一概屏绝?胡适如此夸饰,逼得我们非得来找一找他的毛病不可了”。    梁启超批评胡适,然而他自己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所开列者也不下近百种,真可谓为“五十步”与“百步”之别了。大概他自己都觉得不切实际,所以“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四书》﹑《易经》﹑《书经》﹑ 《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这个书目或许勉强称得上是“真正之最低限度”了。: F/ Y! s# h( t& \
( ^- ]9 L5 p1 l! _+ }; p
    钱穆开列的书目:帮你了解中国文化精神6 i+ p6 R3 k2 E1 E. u5 j9 G

# T5 n7 a/ _7 m% n7 y( l( H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钱氏本人作为第一个主讲人,他有感于民族传统精神的日益沦丧,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的书目。它仅仅包括七本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这七部书虽然简略,而且篇幅都不大,但确实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哲学的精神”,或者说“中国文化的精神”。钱穆没有开列《诗经》﹑《楚辞》这样的文学文本,也没有开列《史记》﹑《汉书》这样的史学文本,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从篇幅上来考虑,更根本的原因是,要领略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思想或哲学的著作,应直接而且集中些。
% [! t- B' M4 b- [: J1 v4 g0 W: w, d- g; L
    钱穆甚至没有开列号称“五经之首”的《周易》或《易经》这样的经典,这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无论如何,它们不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在钱氏开列的七部书中,《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前一个一千(多)年的文化精神,而《坛经》﹑《近思录》﹑ 《传习录》则代表了后一个一千(多)年,整个书目尤其是后三部书,代表了“三教论衡”的精神。陈寅恪云:“顾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51页)。七部书中,《论语》﹑《孟子》代表了儒家,《老子》﹑《庄子》代表了道家或道教,《坛经》代表了印度佛学和中华文化结合孕育出的新品种“禅宗”,《近思录》代表了道学或“新儒家”中的“理学”一派,而《传习录》则代表了道学或“新儒家”中的“心学”一派。这样,就比较全面而且富有包容性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所以,可以这样说,钱穆的书目,是为了想一般地了解“国学”或中国文化精神的人所开列的书目。
( i2 U" g4 ?2 E; Q: D% W' k% C6 S8 c4 G+ V+ `/ I" u3 F3 V
    黄侃开列的书目:中国文化的本源与读经的次序' j8 G: J" l: {8 V5 N7 s

2 F! B0 t8 l. j: o4 Y! Y9 i    黄侃开列书目时云:“《十三经注疏》﹑《大戴礼记》﹑《荀子》﹑《庄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文选》 ﹑《文心雕龙》﹑《说文》﹑《广韵》。以上诸书,须皆三十岁以前读毕,收获如盗寇之将至;然持之有恒,七八年间亦可卒业。”黄侃的这份书目,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显得很正统。但平心而论,就所谓“国学”而言,陈衍所谓“经史之外是何学”,大致是可信的。撇去一般所谓文史哲的内容不论,就自然科学来说,其史料也以保存在历代“正史”的“律历志”、“天文志”等之中的为多。“经史”﹑“经学”正是中国文化的本源,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不把它们弄清楚,所谓国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了。黄侃的书目注重“经史小学”,亦不废子部集部之书,乃是重视根本而立论全面的表现。
' e, p( [( R" e) }/ d" w# d
/ b! u- _$ \% x' m0 g; A+ S    黄侃又论读经次序云:“读经次第应先《诗》疏,次《礼记》疏。读《诗》疏,一可以得名物训诂,二可通文法(较读近人《马氏文通》高百倍矣)。《礼》疏以后,泛览《左传》﹑《尚书》﹑《周礼》﹑《仪礼》诸疏,而《谷》﹑《公》二疏为最要,《易》疏则高头讲章而已。陆德明《经典释文》宜时时翻阅,注疏之妙,在不放过经文一字。”除了对《周易正义》的评价可能有所争议之外,立论是颇为稳妥的,而且在诸经疏里首重《毛诗正义》和《礼记正义》的立场,皮锡瑞﹑张舜徽诸人亦大致与之相同。他们都是“湛深经术”的人,其看法应是可信的,因而也是值得重视的。
$ L/ S* H- ]# Y: x
  W$ G* q( a% }: {9 U. f    黄侃的书目,可谓是为真正有志于研究“国学”的人指示的门径。
' M; i. N* f/ T8 W- W1 @- @; W) {+ y0 b! x
    曾国藩开列的书目:为立志做专家的人提出的任务   
9 f. I. \3 Z% G: h$ E# @  I, y9 V: w" @& d8 a  e4 R
    曾氏云:“六经外有七书,能通其一,即为成学。七者兼通,则间气所钟,不数数见也”(原文未见,此据吴汝纶致严复书,详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414页)。/ s  b& S( I# j; W/ W/ S* U
2 z0 N* ~, a+ n1 h$ \' t
    据吴汝纶云:“七书者,《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文选》﹑《说文》﹑《通鉴》也。”曾国藩在其家书中也云:“《史记》﹑《汉书》,史学之权舆也;《庄子》,诸子之英华也;《说文》,小学之津梁也;《文选》,辞章之渊薮也。《史》﹑《汉》时代所限,恐史事尚未全,故以《通鉴》广之;《文选》骈偶较多,恐真气或渐漓薄,故以韩文振之。”曾氏所谓“成学”乃“成家之学”。按:“能通其一,即为成学”的看法,钱钟书有一段话颇可引来作为参证:“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之蔚成‘许学’者,惟‘《选》学’与‘《红》学’ 耳。寥落千载,俪坐俪立,莫许参焉。‘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柳﹑苏’,未闻标立‘杜学’﹑‘韩学’等名目。考据言‘郑学’﹑义理言‘朱学’之类,乃谓郑玄﹑朱熹辈著作学说之全,非谓一书也”(《管锥编》“全梁文”卷一九)。钱氏主要从文学或者说“词章”角度来立论,与曾氏的看法也有一些出入,但从他们都执简驭繁而就“一书而得为‘学’”来立论看,却颇有相通之处。“六经”外是否只有此“七书”“能通其一,即为成学”,兹暂不论,但此“七书”“能通其一,即为成学”却是无疑的。要之,我们可以说,曾国藩的书目,是为立志于做“国学家”或专家的人提出的任务。+ G3 N7 [8 Q' L5 i# f( \" n
! c5 ]" v* B0 D/ M4 V  Q0 X
    这三份书目,层次井然,隐然若有步骤,学完钱氏开列的书目,对“国学”可谓之“登堂”;照着曾氏开列的书目做,对“国学”可谓之“入室”;而按部就班地学习完黄氏所开列的书目,则或许可说对“国学”是在“登堂”与“入室”之间了吧。(王明华)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钱穆列的最少最简单,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了解曾经的中国文化算是一点入门的东西吧。8 }" c# C. Q5 \8 M, C: t

0 j4 q. ]8 a; S" @5 D0 C《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8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倡继承民族瑰宝!好!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话说这跟宗教有关吗?)
, g0 U$ [7 h3 f7 H不过50以下读过这些书的很少吧(别说全部,完整读过一本的都很少吧——学校学的必修课除外)
. v7 y8 J" H  a5 N! `( g现代人都太忙了,成天忙着赚钱,除了数字什么都不关心……真挺可悲的。- M4 {) N# }  }5 u
个人认为(虽然以我的年龄貌似没什么说话的余地)毛选还是该看看的,不一定像被洗脑那种倒背如流,但他的很多观点都很有意思……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实在是太长了(我们social老师说过“There're a lot of books worthy to read, and that is not one of them”=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野 于 2009-1-29 13:56 发表 / y9 N9 U" f0 O
(话说这跟宗教有关吗?)埃德蒙顿,Edmonton, `- I2 B& j1 H- z0 d0 F: }, S
$ W6 n- T2 [* ~* z6 E. Z  Q4 ?不过50以下读过这些书的很少吧(别说全部,完整读过一本的都很少吧——学校学的必修课除外)# d0 t  q! q* E4 l2 a: M' _
现代人都太忙了,成天忙着赚钱,除了数字什么都不关心……真挺可悲的。
! ]) q6 O+ C( |( a$ W  ?3 F1 b: M1 ^个人认为(虽然以我的年龄貌似没什么说话的余地)毛选还是该看看的,不一定像被洗脑那种倒背如流,但他的很多观点都很有意思……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实在是太长了(我们social老师说过“There're a lot of books worthy to read, and that is not one of them”= =)
7 x1 \+ [4 [; v9 o2 S. w3 f/ H

( ]5 B/ i: T% a$ d/ J你们老师前一句话说对了(不过等于没说,谁说不是呢?问题就是哪些值得读,他留给你们自己找答案了)。 游子帮他补充了答案。
; j" L4 `$ h* D) O- |
8 F, Q6 ]) f* a/ v% l钱穆列出来的,还好读过前面几本,但基本是半文半白连解释带翻译,还是匆匆草草的读过。就这样都觉得自己瓦数变大了些。 《坛经》最近刚刚读完。准备再读一遍,真的解愚开窍真理显现之好书。瓦数又高了,走路时看的更清楚了。6 C4 m# F6 F  M1 Y+ k! a: d
$ f* R5 a. S9 F
后面的两本《近思录》﹑《传习录》,听钱穆和游子的,一定找来读读,省得自己天天上网扯淡。 : t$ X2 O2 |" d) H& M

. u. w% b7 c: k3 ]
' `; H: m# {7 W- g6 g! m+ f) f; X / ?' w0 S$ F6 b# \% A8 u
0 M4 s3 q3 q. N% Z5 ~/ _2 y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9-1-29 14:37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这跟宗教有关吗?)
& G  [" i; v7 b6 d, W
) T5 P4 g! j9 n0 [
宗教一词《说文解字》里 「宗」的解释:「宗祖庙也」;「教」的解释:「上所施,下所教也」,亦表明了一种恭敬、奉行的意思。在古代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中伦理道德的色彩表现得更为浓厚。% a1 ^- n8 g5 w0 J* r6 n! k* r
  U$ X; V2 }- {7 Y# t& V) X7 f7 |. o
所以,上面的书目,完全就是谈宗教问题。 祖上各派的教化、教导之书。; e4 R7 \  L- H6 h
0 s, s6 R4 p' n: A3 K1 t
木野如果认为,上帝是您的祖宗大人,您就只研究《圣经》就够了。不过我也奇怪,基督徒们不信轮回一事,那他们都是上帝一手直接拿泥捏出来的?他们都只在世上这一回?之后变鬼等着上帝来审判? 这也好。挺省事!, x; B# b- G& r5 J5 A

4 g: [4 ]( e3 ~. F他们就不必看中国的这些书了。
8 u* b9 z1 ?& U% X6 S) ]' K  ?( r+ b# U/ J0 J/ Q6 |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9-1-29 14:52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9-1-29 02:50 PM 发表 # v0 r1 B2 d( B" c# o+ O

0 m- A5 u4 g: u# Y+ ~...4 x1 H, C: `+ y
木野如果认为,上帝是您的祖宗大人,您就只研究《圣经》就够了。5 J% ^- Q6 B4 v( S3 C; T# q$ ]# p
...

8 A9 I% M- I# v  t/ h' Z& R2 ^
2 X- {8 K0 ^0 P' Q& E9 O7 T, Q……好奇怪啊,我在这版块一直质疑基督教来着,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 I, R. B" Y# U" C5 q7 I难道因为我质疑的评论中总是提到圣经?% S( P6 Y9 W! p
记得谁说过“如果你想质疑一个宗教,就要用它们自己的文献去质疑,那些人才能听进去”……
+ R) O) v. n2 B5 ?6 W5 g' J; e/ eps:其实我个人是不可知论者+怀疑论者+认为各个宗教其实互相并不一定抵触论者……而且我相信轮回=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菏 于 2009-1-29 02:31 PM 发表 " _. i+ M3 p$ X
" R$ f  S7 i8 k: e0 A9 t) u
1 M9 O$ e0 o6 w5 ~+ v; o0 y
你们老师前一句话说对了(不过等于没说,谁说不是呢?问题就是哪些值得读,他留给你们自己找答案了)。 游子帮他补充了答案。$ |7 K# Y: J% v. i

; S* L' O" h  H! ]钱穆列出来的,还好读过前面几本,但基本是半文半白连解释带翻译,还是匆匆草草的 ...
- [* E3 `9 y5 Y8 O: w

3 e5 e8 s! W: L9 m: ?8 V0 n5 t 学佛的人果然容易静下心……我连教科书都没看全呢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9-1-28 23:38 发表
: I+ Y+ W2 Z% |+ s' G% ^7 ^提倡继承民族瑰宝!好!

1 c3 N9 c# A" B  T! g4 k2 r5 F7 |9 t- z7 y& q. K
谢谢老版支持。. A* r0 S+ P. r5 h
! R/ k) A2 o7 x
找出这篇文章,是觉得今天我们中国人大都认为我们中国自己是没有文化的,因为从小的洗脑教育,和大家一样,我也一直认为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糟粕,如鲁迅言两千年的礼教都是“吃人”,说到这里,想起了远志明牧师(仅指个人,非针对基督教),这位前马列学者的“神州”听起来和鲁迅的观点还真是惊人的相似。一直到大学毕业,我也是一直很崇拜鲁迅先生的。直到后来读了南怀瑾先生的系列书籍,学了点佛法的皮毛,才慢慢知道原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那么多的精华,尤其在物欲横流追求感官刺激的全球资本主义世界里,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瑰宝更显得尤其可贵,当然这不否认西方文明里里也有东方文化没有的一些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好东西。作为中国人,扔掉自己家的宝贝,是多么的令人可惜。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上过学自命为知识分子的中国人,看到这些书面,应该是很惭愧的。
1 C' ^. L; o+ `8 b: [/ R4 u; u, e' p6 I
有机会看看这些书,成不了什么家,如胡适梁启超所说,这些书在他们看来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底线,入入门,扫扫盲而已。省的我们中国人真的以为自己和非洲人一样,是没有文明的第三世界。
2 u5 M6 h. z5 ?+ K3 x$ r# i6 p- }
[ 本帖最后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1-29 23:08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木野 于 2009-1-29 13:56 发表
4 X1 m/ I. f: x3 d& |+ {(话说这跟宗教有关吗?)
0 N8 ~5 K& Z3 f% {不过50以下读过这些书的很少吧(别说全部,完整读过一本的都很少吧——学校学的必修课除外)- z8 G3 N/ z0 E8 h( j) e$ D  T
现代人都太忙了,成天忙着赚钱,除了数字什么都不关心……真挺可悲的。2 `: W; j/ T8 o9 w
个人认为(虽然以我 ...
; H% T: g  j7 a) @4 Q

3 I, ^; K/ K/ ]* G宗教无非是人生观,中国的儒释道说到底是一家,早已融合为一体,只不过在不同层次扮演不同角色而已,其实是一套完整的信仰,所以这些和宗教有关。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1-29 10:59 PM 发表
: v; f* c+ G' a# d' O2 h  o  O* U) Q9 a) l1 R
: _0 D& _! f, b* K. i
谢谢老版支持。& a1 u: c8 R# N0 X( l/ n7 i
: J) T: [% }, X8 o7 `: M
找出这篇文章,是觉得今天我们中国人大都认为我们中国自己是没有文化的,因为从小的洗脑教育,和大家一样,我也一直认为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糟粕,如鲁迅言两千年的礼教都是“吃人”, ...

1 {! y7 p2 a6 A! J& ~$ a- H4 l6 f3 |% N! x* w
其实我觉得一切都是一个“度”,不是说过犹不及么。; n0 e) Q3 ]$ @6 V' s6 L, a% ?' g
比如孔子,他真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等等……并且他的思想是跨时代的——但是有伟大到几千年后每个人都必须按照他的一切行动吗?我想鲁迅先生批判的应该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当我们认定一种文化时就会否认其它,甚至否认独立思考,这些都是“吃人”的。比如毛主席的确有很多不错的、启发式的思考,但想想文革时期,再伟大的思想都不能这么运用吧?
8 r# L$ T7 m  n# c结果物极必反了,现在的中国教育其实很崇洋媚外而且盲从。虽然我没在国外受过低等教育不知道是怎么教的,但我的确是来国外后才知道我们一直信以为真理的进化论其实仍旧只是猜测……(忽然非常同情学到大学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都是错误从而转向认知哲学的笛卡尔……)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野 于 2009-1-29 23:07 发表
0 w2 m- m! T" e) @! N9 c
- l% V% j0 D3 x2 L) H9 h6 X
: @1 \( T2 j( g+ P其实我觉得一切都是一个“度”,不是说过犹不及么。5 O6 r1 I! Q2 a' Y0 k, N9 }8 X
比如孔子,他真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等等……并且他的思想是跨时代的——但是有伟大到几千年后每个人都必须按照他的一切行动吗?我想鲁迅先生批判的应 ...

7 n3 V; J; n( z$ v6 M* g
! a; k- V" Z' _* E没错,过犹不及,鲁迅那个时代大概是中国被列强欺负的太厉害,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怀疑并进而批判,但今天看来是太矫枉过正了,如鲁迅还有的名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鲁迅在应约回应胡适梁启超的国学书面时竟说: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少看-最好是一本不看-中国书,多读外国书。
6 e% A2 @/ i% J  d, L3 x0 T另外,没有人要求完全的照孔子的指示去行动,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不要丢弃其中的精华,实际上,我觉得孔子多数留给后人的还是思想,其中的大多数是如你所说“跨时代”的,在今天看来,也并不过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30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quote]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1-29 11:20 PM 发表 0 I% s8 @9 y4 `

: t3 g7 e* l* t+ S$ _. H
1 Z. n# L$ G0 l' [2 x没错,过犹不及,鲁迅那个时代大概是中国被列强欺负的太厉害,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怀疑并进而批判,但今天看来是太矫枉过正了,如鲁迅还有的名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鲁迅在应约回应胡适梁启超的国学书面时竟说: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少看-最好是一本不看-中国书,多读外国书。
9 x# `' I6 {- F& Q/ A另外,没有人要求完全的照孔子的指示去行动,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不要丢弃其中的精华,实际上,我觉得孔子多数留给后人的还是思想,其中的大多数是如你所说“跨时代”的,在今天看来,也并不过时。quote]
) T% R5 v( u7 V& y3 h
( t! f' G. M0 h# u. n9 t事实上,孔子传达的“仁爱”,“礼”,“有教无类”……一辈子都不会过时。人类存在的一天,这些知识就不会过时。
/ g; f) d7 P5 |唯一的遗憾就是孔子是超级大男子主义。
5 T8 U% e; D$ h, l6 ]) `( t我大概研究过一点儒家的演变史。让人心寒的是那些想把儒学用于政治因素,继而扭曲它本身的思想的那些政治运动家……我们的知识都是这样流失的啊~~~(坚决鄙视烧书运动!鄙视秦始皇……)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1-3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1-29 22:59 发表 ' @/ c. u+ m: ^
6 E: f6 j* b: O9 O9 X
+ L1 i0 z' O5 V9 B, q6 L1 y
谢谢老版支持。
4 I0 ~, G. a  B1 b
9 L7 \' L- C1 }! K6 f; D找出这篇文章,是觉得今天我们中国人大都认为我们中国自己是没有文化的,因为从小的洗脑教育,和大家一样,我也一直认为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糟粕,如鲁迅言两千年的礼教都是“吃人”, ...
) h. y: Y9 P- b2 N
% {0 y" Q9 s; Z+ d9 p2 W4 F
如果你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就好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3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楼 的帖子

4242,非洲其实也有自己的文化,不过被欧洲白人以脑残的汉堡文化占领了……
7 x! n- M& f) t$ \  L" [4 |, u越是科技不发达的地方,越有传统文化(不过多半是艺术方面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esimus1970 于 2009-1-30 17:20 发表 / n) w) Y- I- I5 _+ D8 g+ K
, U) E" x, E7 F8 F3 Y+ C
; R/ b! R+ Q! x: a! F; q9 l
如果你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就好了。

# |; `$ _& D0 }
* l1 s! }$ P0 T" Q5 s( q! E0 J6 u言多必失。文明虽有高下早晚之分,这是客观事实,但说出来就不好听。我说的中国人也包括我自己,我们大陆出来的从小受的是一样的教育。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木野 于 2009-1-30 20:07 发表
1 v$ X5 h- h' }" s4242,非洲其实也有自己的文化,不过被欧洲白人以脑残的汉堡文化占领了……2 [1 y5 D$ G# i& M# t* \) Y
越是科技不发达的地方,越有传统文化(不过多半是艺术方面的)
/ T+ V+ F1 O) [" W5 W4 C4 {

# E5 O9 m2 `# o+ ^非洲当时还是奴隶社会,不过白人的殖民好像还是以占地盘抢资源为主,有文明的白人还是贩卖和奴役黑人奴隶,美国好像是直到南北战争之后才在制度上废除了奴隶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野 于 2009-1-30 00:40 发表 ( n3 w( D- K6 @3 [5 v( q- M6 F
[quote]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1-29 11:20 PM 发表
$ P2 y  Y& ]8 c; R4 j. M. t
: e# o1 ?' s# ?" _) n唯一的遗憾就是孔子是超级大男子主义。& R# @; _7 A  r3 y4 [/ j
没错,过犹不及,鲁迅那个时代大概是中国被列强欺负的太厉害,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怀疑并进而 ...

  C. \1 Z+ N2 x; p) w2 S5 V4 A
! V6 ]! I* r7 T; A  s) I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孔子,圣经,佛教在“歧视”妇女方面是竟然是惊人的一致的。
+ ~5 V) j* D! l7 T& K* F' s, [1 V
看你怎么理解,我觉得平均来说女性天生的弱点更多一些,比如女性更情绪化一些,体能也比男性差一点。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31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1-31 12:13 AM 发表   v( n7 Y4 x* G: r, w) T# i$ L
+ `; F) d3 b# }: Z
6 S, f2 W6 H1 l, J: A) F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孔子,圣经,佛教在“歧视”妇女方面是竟然是惊人的一致的。
! m  D! Y5 }0 N& b2 r; [- s8 L6 ]5 t, R4 z
看你怎么理解,我觉得平均来说女性天生的弱点更多一些,比如女性更情绪化一些,体能也比男性差一点。
- Y5 B3 |/ \" E
; }% u! @- w1 @
简单来说,古老文化大都歧视女性,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这样。
3 v: m5 T0 ]8 A: `也许一个原因是男人比较喜欢“钻牛角尖”式的思考,并绝不放弃自己的理论,女人比较倾向于过多考虑身边人的感受,容忍、包容,不够坚持自己……
+ g7 }# B! |! m至少怀疑论者绝对是男性居多。而且当被问道一个诡异的问题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瞎猜一个答案,女性更容易坦白承认她们不知道。(心理学教科书上写得,不知道和题有啥关系……)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1-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异乡游子 于 2009-1-31 00:13 发表
& u# P5 e) N, @! i( w
) W, c5 \- M6 L
8 Q4 F0 J0 b2 c8 ?, D/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孔子,圣经,佛教在“歧视”妇女方面是竟然是惊人的一致的。% X  u9 E( F2 n
( G& {) ~( A1 H/ b2 v! u2 G" N
看你怎么理解,我觉得平均来说女性天生的弱点更多一些,比如女性更情绪化一些,体能也比男性差一点。
. o: e6 j( D; e* W5 b

. T6 b+ d1 l( h* b. g/ x4 y, `* g这也不能叫弱点,俗话说,以弱还可以克刚呢。按照圣经的说法,神把我们造成什么样子,我们就应该接纳,而且活出神要我们活的样子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和意义。
鲜花(193)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不才,诸位老先生或老老先生开列的国学必读书目,多数没读过。现在也不想读。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不仅没有时间和精力,要读懂这些‘天书’,也远超过我的能力。8 v/ r* U. G( i& ~: y1 `
曾经蒙某寺院赠送了几部佛经,恭捧回家,因为无缘,读不懂。5 M7 N* W4 d; Y, Z9 K
记得有人说过,世界文学名著,是人人都认为应当读的,但是实际上没有人读的书。
+ G7 U2 F2 C8 |# ?5 N' ^  a也有人告诉我,除了圣经,其他书,都不必读 。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4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现代人很富有,也很贫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1 03:36 , Processed in 0.24216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