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全免费”医疗制度刻不容缓% m9 l% g9 p) b3 Y
2 @0 V6 k7 R n1 { ^
善良而蒙昧的人们啊,你以为加拿大这个“全免费”医疗就爽了,就得便宜了?一个这么大的、这么简单而明显的骗局你就看不出来?
& [0 l0 n! N& l! j9 ]7 ^; }$ m& t' A1 c0 d | w+ _- e
“全免费”医疗的钱从哪里来?全部从我们交的税金上支付。“全免费”医疗所造成的医疗资源滥用、医疗资金浪费,每一分钱都出自我们大家的口袋。
3 U$ ~& I. m( i g6 S5 o( u/ T: Q B
由于是“全免费”的,医生也无所谓、病患也无所谓,一方面既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浪费大量国库资金,假使浪费资金无所谓吧,但另一方面又造成对于真正需要者来说的医疗资源极度紧缺,排队见上医生一眼也要等几个月(世间荒唐事)。/ l7 {5 V* U# s3 f, F
! z$ V/ `" X& a1 q7 k* n% o& Q/ y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医生总是无休止地安排患者过两个星期(或三个星期)回来再诊,造成医生自己的候诊队伍永远是满满的。病人方面,由于是“全免费”的,无所谓呀,也乐得给医生再瞧瞧啦再瞧瞧。究竟需不需要回诊,需要回诊多少次,医生心中有数,病人心中有数,外人是判别不了的。病症千差万别,体质也千差万别,所以不可能制定一个尺度,规定人家到了什么指标就不得再回诊了。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增加一定程度的市场经济因素,医生病人就都自动地知道回诊到什么程度而适可而止了。
7 E4 V' B4 X2 Y% K# W9 h0 j9 k& J$ P" d+ ?2 A" Y0 J' u8 _, e) r
李光耀一针见血地说过一句话(大意):免费医疗就等于没有医疗。
, @" `+ K* W n3 q% [
* M8 u. t, `9 c0 X U废除“全免费”医疗制度刻不容缓。看病应该自负一定比例的费用,按每人每年计,医疗费千元以下自负50%,1000~3000元部分自负 30%,3000~5000部分自负20%,5000元以上部分自负10%。这里用具体数字来列举,是为了便于直观理解,当然不是最终定案。即使是已经定案,还可以逐年修改法例嘛,关键是要走上一个合理的制度,不要在这些具体的数字上扯皮。在这个所谓民主国家,所谓人权叫得最响的地方,废除“全免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其实只是防止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效率,丝毫没有伤害什么人权。对于那些硬指标的低收入户、老人、残疾人、慢性病老病号、特大病症,还可以制定一个特殊的减免法规。总之这个医疗改革是有百利、无一害的。7 n% @# R/ ?) `' n' h% l
- c( I o( O9 U0 l- u
医疗改革,匹夫有责。我们大家要广泛宣传这个改革舆论,造成共识,影响政治,推动立法。(很多华人不敢留在加拿大养老,什么原因?就是看到加拿大的极低的就医效率深感命都难保。)/ o" J3 r. s7 u, ]! m# I- ]
. d5 A$ k q0 d: i$ @; r5 {$ I5 i2 M
: ?! q9 @' a& ?! n4 `1 \- s# |4 T时间: 2008-08-13 10:42am 发表于《北美中文网》) J m! Q) s8 a x8 H9 i9 F
http://www.westca.com/Forums/vie ... /lang=schinese.html
# B& Y, D9 s- L- i/ ~: ?* V. Q7 g n& [. z( y
1 g1 s. e% G5 N' t8 L" W
. h, t4 D/ C' e T6 o2 N& `
( z( z1 z# I/ g. \0 ]2 I& y% G# G盾盾
/ P$ G( N4 h" H文章时间: 2008-08-13 10:49am
: \8 A" S$ N& s( v) c偶认为:造成医疗资源紧张是故意的,医生永远希望病人等医生,不希望是医生等病人,这个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医生移民来后很难做回医生,行业保护主义在作怪。
7 a5 \, k# A8 P b2 k
; U) h, Q0 m2 y4 }0 g, B" x如果确实要自掏腰包看病,那先降税再说。3级政府这么多盈余,可还在关闭医院,减少医疗资源,真不知道为什么,是选民的去问问你们选的议员吧。' ^. y2 m6 T# T. e9 ]
; J/ i/ Q T7 g: V; }5 p a% W$ a8 U
H5 ?$ j8 ]# t9 G0 B0 F x
# Q! P9 L9 O" u$ y- |0 {! f
法_语" r( C: i2 ~0 Z2 H7 m5 Y
文章时间: 2008-08-13 10:57am 9 f: u+ ^/ u' k. ^0 j
加拿大现行医疗体制的最大得益者就是医护人员,他们反对进行任何改革,因为无论怎样改,都为损及他们的既得利益。
$ Q3 N0 ]2 K/ n& b* i9 r* p: M2 w, c5 `2 [6 `8 B
/ ^$ r Z& ]) Y y+ U6 v- uwangxiaomai
0 O+ R: N4 V6 p+ x! ]文章时间: 2008-08-13 10:59am . X0 Y/ c$ Y, @
免费医疗就等于没有医疗。! C+ E1 }: D- j, I7 Q
" p x1 K, `* m% j
另加一句,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
4 z, c$ Q% H2 `+ i4 o4 A9 d3 M1 c1 M3 Q- G* {/ H% s
% r2 F1 I8 Y) `2 j0 J
9 b5 J @( F1 q7 u+ s3M
) w/ |3 {# N0 ^) c文章时间: 2008-08-13 11:13am% {9 w7 |2 v" v
主要是医生护士不够
7 _! Q, _/ c. ?7 v# i* n- ~$ n9 V; ?" y# U
$ Y3 N8 ^' Q, T% [5 p
5 M3 L5 Q6 b; S" F" s
sury / e# R. `8 M( o! [- C' t0 ~; A
文章时间: 2008-08-13 11:20am7 `9 c7 u8 b5 L6 v# B
中国的医院的集中就诊方式其实很可取的, 无论是资源的利用,还是医生本人的水平提高. 对于难症还可以汇诊.
, |# O0 R4 g, Z8 E) l% n: g2 j6 i. Y2 X* G# c
- R# I) ~4 t5 `" v: \6 Y" K6 O7 L
, _) Q: w% G/ k) z$ }$ Q1 Y0 jlucky198 0 z* x0 f; M# f& c+ G
文章时间: 2008-08-13 11:22am
6 @. W, V/ t/ ?2 r! E. T f应该每次看病收些费用, 比如每次$5, 避免滥用.# V4 P$ t4 {! a0 [& u
8 s! J# R ~- `* B
' ^/ L5 d0 o s! k+ v6 H. E
班门斧
; I( O% o+ B$ U+ k, c* @: w文章时间: 2008-08-13 11:40am
; ?4 \ q: ]0 ^' h. c4 p3M Wrote:
) h$ \' F; \% m' I3 v/ c主要是医生护士不够6 f8 l: ^# B* P( `) G
3 D; J( C+ v# L; e0 \7 B6 @$ n
你这个没有说到点子上。
* m [ r! v" _; K: M
/ {2 }2 J2 R' e- {; t" Y即使三千万人口中有两千八百万医生(夸张了一点),一样要排队一两个月,因为预约位置永远被专科医生指定前面两三个星期来过的人预约回来复诊,排长队等候是这个“全免费”制度先天性的本质。善良的人们啊,不要以为等待将来加拿大多培养医生就会解决紧张问题了,那样是你拿你自己的生命在坐以待毙。第一,加拿大故意不敢培养多一些医生(巨大的资金漏斗,恶性循环),第二,即使多培养医生了,一样排长队(先天特性)。: w/ ?$ T0 a3 x0 c+ x1 z
! `* L7 y* ^; P( l8 L
如果不奋起抗争,就是你自己冤枉地丧命,大家自己选择吧。
. P4 I# b# `9 o8 _& D6 X, s6 I
) C2 ^# w1 X1 N6 i1 z
/ W# R2 G" j! {0 F: W0 R
8 \6 D) u/ m( y7 FTwoEspresso6 k- i# \& s# k7 F* M
文章时间: 2008-08-13 12:01pm & ^, d' j9 x; U8 f, \
听说哪里(忘了哪个省了)实行过公私并行,结果是个彻底的失败?2 {; n& a5 H# ?+ Z4 s# g
- l1 r2 N T$ N, \) {$ H
; b5 c! M3 i t O
班门斧
4 ? V9 {/ v! C$ {. T! b文章时间: 2008-08-13 12:06pm
4 k+ A8 u s" j+ Y* f k7 }) F3 C: KTwoEspresso Wrote:- L/ P7 Y$ k4 x1 \/ e/ W
听说哪里(忘了哪个省了)实行过公私并行,结果是个彻底的失败?5 j2 A. o3 s, s; t2 v7 n9 U( v
, V# ]! z1 @! z. o) G怎么失败?请知道的人详细说一说。
9 O: _" l" I$ j( L" x+ {/ T/ V1 b; d/ T3 Q3 [8 o
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它是政治压力下的失败,而不是技术性失败。9 {; p d! b) p# C- N7 \) V
! ?) W' `$ z3 y5 J/ l" { u
4 P' b1 W6 J. ^) @: r3 r; t
本那比经略' U A3 `: n" O
文章时间: 2008-08-13 12:09pm5 ~# r. x: r/ g7 Q
现存医疗制度中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哪怕是接近完美。如果改成美国那样,一旦得了病,生死就由不得你,而是保险公司决定了。。。$ d- M) M( u R( U) Y$ ~
$ U. v% w0 \4 F6 W0 J5 R$ t
: g8 s- J2 G8 R+ X t5 T' M李敖 " s1 `+ {3 c5 ?# |, T
文章时间: 2008-08-13 12:15pm" L) c& w+ i' b8 R
现有制度漏洞太多。
( ~ h+ U+ E. B4 A3 J1 g" @) t: x# P! D5 C" M
4 n. Y( ~( {, h) }
* Y3 K/ Q/ }5 V0 |麦子谷子) T. O& e: G+ ~) x. F
文章时间: 2008-08-13 12:16pm
5 ^, R% p: ?+ d# B+ `温哥华已经有私营的医院出现了。希望这样的试点能对整个医疗体系的改革有推动。% c3 A8 W5 I$ t% ?7 Y
( V0 T1 U3 B( N6 G
- G1 k6 @: `& w7 [ O5 z
. Z4 k, I8 M7 d3 ~# W0 U/ z% Mjudy 6 M- ~$ B2 K: K4 s8 A
文章时间: 2008-08-13 12:30pm
$ C. q6 `: f' l5 L8 S这个问题都讨论好多年了也没啥动静,听的起茧子了。
8 z- n8 k. M. d! @) O, q来点实际的,下次选举提出,谁能改进医疗制度,谁上台。
( R# {5 N& v% ~& F E3 F3 W1 o2 W; s5 m7 Z
和招标一样,出标书,看谁的方案最优,谁就上台。
" Y4 @. G" B9 R0 U, n4 T
# X& I; D5 r: m
* J- s Q1 I W; }. u! B. ?7 E
& T# u r3 ~" J0 @奶奶莫 * I. K7 a8 l' E# w
文章时间: 2008-08-13 12:33pm 7 x4 `5 _! G3 {% }7 m
不是全免费的问题,是医生资源太紧张了,LZ先要把问题搞清楚3 c& Y5 j! N4 C+ Z+ q1 K. f
5 J9 `7 p/ `1 ?+ f7 u, R
& Q) n# ^" g4 O. A5 e" @( `% f1 [: H6 ~
wangxiaomai
# i0 c" Y$ m' i文章时间: 2008-08-13 12:40pm ! c. H: V" p+ z
很复杂的问题,比较一下牙医,为什么截然不同?2 U4 P1 M" a0 e' j; A0 }
$ [- C0 ?, |, X/ ^5 j
个人感觉家庭医生的存在值得质疑,没仪器,没专长,外加没能耐,是起到心理辅导作用吗?
) b t, c; o" Z* ?
+ I5 ~7 U, Y; H1 H/ ^+ Y$ O4 A3 q( ~4 m: K! V0 ^
1 g9 b% t. l" H' D2 ?/ _2 x8 F青城
^# d: W. O% B. g文章时间: 2008-08-13 12:43pm3 V4 s! l2 ?+ R3 ?+ u7 Z% e; S
医生紧张完全是加拿大这个万恶的制度造成的,一个省的医学院一届也就招收50-60个学生,多少想学医的好学生被拒之门外。# V! G1 G6 Z7 E" K3 d9 p/ m
' p$ `! ? p. t& ^3 H3 f9 S/ c
, ?7 O! {" u) i( ?7 e& p
5 b. @2 g3 K/ Z# O+ g0 b5 m
李敖
$ `0 l" L0 e t o文章时间: 2008-08-13 12:54pm # N8 t3 n! I1 J1 o; y9 C3 f& a
青城 Wrote:: j$ e3 ?/ [: C& t! x
医生紧张完全是加拿大这个万恶的制度造成的,一个省的医学院一届也就招收50-60个学生,多少想学医的好学生被拒之门外。
1 }2 ?. }/ ~5 K* [+ y
# l8 f1 e: U4 Y2 w! m南下了,因为钱 big_cry-b.gif, b+ s' s" {7 P$ P& a" Z& W# z
* ?/ T# L7 k e. T! p5 D
4 a4 W; G5 O$ f' }1 a/ @- f4 z2 `$ b% a' T
jamo989
& Y0 o: Y. c9 a2 z7 _0 B* n: X文章时间: 2008-08-13 12:58pm! ]8 m- ?( {' B* b K& c0 W
免费集中就诊,废除家庭医生这个中间环节1 R4 V0 z" [- d7 D
优秀的学生学不了医是因为内部有个族裔的比例,否则95%的医科学生是亚裔* J0 t6 k1 C0 I5 U' f7 D; e5 x
自费也不可能,人家交了一辈子的税到头来自费看病?他们是大多数5 C. d! Y5 B" Y, L! o* |7 m* X
最解决问题的是自己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要得也得个嘎崩脆的病(玩笑)0 p& O) d% M; R2 B
& j. W8 S9 C. [6 }- @" ^
- q. f$ k& N0 x j D x
2 N7 b! c k+ ^; k/ K* C) J0 H4 F
还是无聊人
, [# T( h2 Y& p4 C文章时间: 2008-08-13 1:03pm
$ p, V9 |$ b2 `' ?, W如果真的急需看医生,我不介意自己掏点钱(只要比emergency效率高,保证半小时能见到医生)
) g5 k4 T, ^% G3 J" r
( @0 D$ K* {8 ^2 K5 R
# b' e. Z+ K- h% j7 l! o( U2 ?: g) {
& w: d: w/ f$ t9 A* C6 Ocayenne
6 a1 w! e4 u* ~4 b9 G文章时间: 2008-08-13 1:15pm
' g9 h( g8 h: Z6 H; `: K4 F看来有张好的信用卡是多么重要。, h8 _( L* _; B5 m g
) R' F, U% V' h1 k- b
0 ~, O- {& p# i& [; B+ W3 Y
8 G1 c* g" `5 F" |本那比经略
6 |9 ` R4 E+ \% }6 M1 h文章时间: 2008-08-13 1:17pm 5 B2 A2 A6 D+ j: _
wangxiaomai Wrote:" Y* d% _7 ?6 S+ r3 `0 T, t9 F
很复杂的问题,比较一下牙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 {. O7 D4 R0 q% _1 N a, q1 h9 b* c( }7 q3 b/ B2 o$ K4 B
个人感觉家庭医生的存在值得质疑,没仪器,没专长,外加没能耐,是起到心理辅导作用吗?
* v" R- }4 V0 d* d1 {) n! W" z! q4 D( D
医生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还是有其先进性的。因为大多数病人平时得的病都是些感冒咳嗽的小病,这样家庭医生可以先处理掉一大批。而那些重病大病则可以有专科医生集中精力和设备医治。如果让专科医生的时间也花在看感冒咳嗽上,那将是资源的浪费。
. V/ Q4 h6 r5 k+ H) M1 }3 ~# ], A7 u$ t# A; z9 x! f1 F! c6 B
1 A, d. `) X$ A; P+ T
cayenne
# i2 i; r& q4 a' Z4 j文章时间: 2008-08-13 1:20pm
7 c9 }8 R" u) i) L本那比经略 Wrote:
$ ~: W( }! o9 ^ [' A: Jwangxiaomai Wrote:
/ {/ U4 V& L1 U8 [; a& _很复杂的问题,比较一下牙医,为什么截然不同?4 w/ D. R2 q$ \, g
5 E3 L# I K, p
个人感觉家庭医生的存在值得质疑,没仪器,没专长,外加没能耐,是起到心理辅导作用吗?
3 U+ V( A2 E$ b4 ^
* o4 a0 x, T J7 O: x医生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还是有其先进性的。因为大多数病人平时得的病都是些感冒咳嗽的小病,这样家庭医生可以先处理掉一大批。而那些重病大病则可以有专科医生集中精力和设备医治。如果让专科医生的时间也花在看感冒咳嗽上,那将是资源的浪费。5 P+ D( l# X+ c$ S2 b1 t* z
难道国内的分类不好吗?自己先挂号,有必要马上换科室,既有效率,又保证是专科医生。* m/ t: ^; y9 b
D. Q; ?* B9 z
7 T+ l+ r6 @: O# O5 Q4 V% @, ^/ X1 k; o4 h/ x6 c
司马相如
\% o& |; _4 j6 N- s. f& F. b文章时间: 2008-08-13 1:31pm " S& y X7 f5 O
本那比经略 Wrote:: c6 x4 S9 M1 K8 F3 e- ]$ a7 ?, W
wangxiaomai Wrote:
& W% [) @" I( w7 a) E6 ^很复杂的问题,比较一下牙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2 a3 P2 x/ C! y! ^0 a: l7 L& v$ T& {7 J% N! f% ]) Z
个人感觉家庭医生的存在值得质疑,没仪器,没专长,外加没能耐,是起到心理辅导作用吗?
" ~1 z+ f( i. e o$ w$ v2 ~- D$ k5 |3 q. o( n- L
医生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还是有其先进性的。因为大多数病人平时得的病都是些感冒咳嗽的小病,这样家庭医生可以先处理掉一大批。而那些重病大病则可以有专科医生集中精力和设备医治。如果让专科医生的时间也花在看感冒咳嗽上,那将是资源的浪费。$ e: a0 u2 s- ~4 r
* w, l3 G" b: q* _# k初衷是这样的,但现状却不如人意呀,太多敷衍了事了吧,去化验又要到化验所,同时化验所又常常周日休息,化验结果出来,再发回诊所,有问题再转专科医生,其中的环节还很容易出现疏忽遗漏。
3 u3 t( f' h! m1 M }) |& P, N* l8 u# k+ y& w8 H- E( ]
总之繁琐的步骤造成了医疗部门的方便,但却带给老百姓看病难的不便,及误诊与延误治疗的种种危险。# D2 c, U t/ E! m& o7 q
: c/ j0 e9 @: \! r& X
本那比经略$ X" V/ h' b/ |
文章时间: 2008-08-13 1:45pm
4 p8 U, A4 l" Q$ j! Vwangxiaomai Wrote:% `" G% e* @3 n! y
很复杂的问题,比较一下牙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4 [6 c) C, }4 }- u8 E
* l# b; U! l# s
个人感觉家庭医生的存在值得质疑,没仪器,没专长,外加没能耐,是起到心理辅导作用吗?! w* {- J# m# O* A
) p- p( ^/ s/ _8 C医生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还是有其先进性的。因为大多数病人平时得的病都是些感冒咳嗽的小病,这样家庭医生可以先处理掉一大批。而那些重病大病则可以有专科医生集中精力和设备医治。如果让专科医生的时间也花在看感冒咳嗽上,那将是资源的浪费。2 h* f) E9 Q! d; D& c: Y
, b$ I. I. k; ~+ d7 p
( c8 l- V3 X" A6 M0 U& R# j" H
5 P, } \, f! K; E) C云绻云舒 0 f/ D) b, P C+ J4 `7 ?% F% `
文章时间: 2008-08-13 1:52pm 4 _, Z$ ^' \, {% n! @
加拿大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大,另一方面人为地浪费医疗资源也很严重。本人认识一朋友,几乎每月都要去看家庭医生,其实她一点病都没有,因她以前在国内也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所以动不动就怀疑自己或她老公哪里出问题了(看来以前也是个庸医),稍胖一点就怀疑血脂高了,就跑到家庭医生那要验血,稍瘦一点又怀疑血糖高了恐得糖尿病,又跑到家庭医生那要求全面查验,移民来这的几年就没消停过,按她的说法是反正不用花钱,她们有的是时间。其实类似这样的人周围有不少,一方面向政府报的是低收入,另一方面又大肆地过度浪费医疗资源(有一朋友在国内时腰受过伤,来这里后以此为由,早已将这里的所有用仪器设备检验的项目享用了一遍)。坚决支持加国的医疗体制改革。- v5 [3 {1 r- w
; F, u7 O ?" E) `
" q! W: ?& \ M. }% x2 I/ M* Q6 c: L. m2 R
司马相如: K) |9 \1 r, a2 M* w" ?. i7 @
文章时间: 2008-08-13 2:02pm9 p, q6 v' n, `+ W7 I0 M1 l$ r+ |$ B
本那比经略 Wrote:
! d. m: }4 E( d9 x. Nwangxiaomai Wrote:
. |. ?, `4 ~5 w很复杂的问题,比较一下牙医,为什么截然不同?
/ B3 |% P% ]) }, a& N
2 t, u+ j, t0 L5 K个人感觉家庭医生的存在值得质疑,没仪器,没专长,外加没能耐,是起到心理辅导作用吗?
% r' P3 f/ A) Q+ l
! j# a/ L% ]& V, }2 w& @医生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还是有其先进性的。因为大多数病人平时得的病都是些感冒咳嗽的小病,这样家庭医生可以先处理掉一大批。而那些重病大病则可以有专科医生集中精力和设备医治。如果让专科医生的时间也花在看感冒咳嗽上,那将是资源的浪费。1 E4 K4 b* q+ T" |2 w
/ Z) @) g" v" O% i
& }4 i* a( q) C& m+ Z
% d( m$ U# a o% q$ G一箭穿心
. e! m& {5 R5 j: n% F3 |文章时间: 2008-08-13 2:07pm
3 }6 `$ C3 V' O1 z+ @还好吧,有这么可怕吗?我觉得这边的医疗都还不错,虽然慢一点,但基本上还是很慎重的。而且有什么急的病,一般都是来得几救治的。这个医疗体系,大家习惯了就好,3千万加拿大人都适应得了,我不信我们中国来的移民就适应不了。7 j9 Y+ |/ ~9 D
: }9 Q. E, C& N0 x" c e0 R真地要自费了,很可怕的。要是都像看牙医那样,基本上就让你呼天抢地了。比如,什么设备费用560元一小时,还没算上医生的费用和麻醉等其他费用。一次看下来7-800没了,然后再告诉你去前台预约下周来解决另一个。
# r+ d/ t% H9 b: K& z7 J9 I9 u& `7 P5 N
/ [; a. Q5 m- N1 F$ ?) k) d
" y) ]: D3 n3 c% p$ A1 A) j9 D+ U一箭穿心
/ G+ ^' {" v2 B' P) i% ?8 V/ b文章时间: 2008-08-13 2:12pm
, h; h- |) T n! k班门斧 Wrote:6 B3 H+ h2 ~/ O$ c* |
3M Wrote:' `, a" }5 y; g6 B! u. V
主要是医生护士不够
s! F4 Q5 Y4 y4 G1 Y
" ^* D c8 l. M( x' N, a你这个没有说到点子上。# V6 c; u* E j2 V
( p# Z$ ]* O' l
即使三千万人口中有两千八百万医生(夸张了一点),一样要排队一两个月,因为预约位置永远被专科医生指定前面两三个星期来过的人预约回来复诊,排长队等候是这个“全免费”制度先天性的本质。善良的人们啊,不要以为等待将来加拿大多培养医生就会解决紧张问题了,那样是你拿你自己的生命在坐以待毙。第一,加拿大故意不敢培养多一些医生(巨大的资金漏斗,恶性循环),第二,即使多培养医生了,一样排长队(先天特性)。
" G; t. ?1 }/ M& B( v, x3 @/ v* U
I+ Q3 `1 \8 Y+ Z+ R# u如果不奋起抗争,就是你自己冤枉地丧命,大家自己选择吧。
5 p; A) u8 a5 u k. M- n/ {2 j5 C3 H( Q, n
三千万人口中有两千八百万医生(夸张了一点)的话,你买鸡蛋一打,附送免费门诊一次。多了就不值钱了,尤其是人力的。# q% f/ G( |. {$ x& v( J, C) S
3 U& d* G$ `! C0 @6 v
& A/ v% E# s2 Z" k) a. X# F" H4 F: ^
6 U& q1 Z) ~+ ?( ]wangxiaomai
3 E" ~5 N! n; t- J o文章时间: 2008-08-13 2:15pm
" p/ T- K- Q+ T1 ?* q$ s3 C一箭穿心 Wrote:
5 P$ u1 U8 S2 w+ s+ e+ I* ]$ P还好吧,有这么可怕吗?我觉得这边的医疗都还不错,虽然慢一点,但基本上还是很慎重的。而且有什么急的病,一般都是来得几救治的。这个医疗体系,大家习惯了就好,3千万加拿大人都适应得了,我不信我们中国来的移民就适应不了。" }7 D$ ?5 F; r4 k: S1 @! N
7 j1 u# e( s( {$ l& V' q/ o4 }# v真地要自费了,很可怕的。要是都像看牙医那样,基本上就让你呼天抢地了。比如,什么设备费用560元一小时,还没算上医生的费用和麻醉等其他费用。一次看下来7-800没了,然后再告诉你去前台预约下周来解决另一个。: w& C1 F& n% B8 _. H& j
) l i$ P0 @; k9 c3 r
所以我感觉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收费或免费制度决定的,投入关注程度,以及人才的流失和限制都包含在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需要政府下大力度改革。- m( K( y4 U M8 D) S& u5 N
阿箭,白人也对医疗怨声载道。上次印度小伙儿手指断了,转了3家医院才给接上,好象因为晚了,废了一根。不知道其他省份是不是也这样。8 v8 e. d0 m5 m# y
3 r; Z/ q% W5 v4 Y
, @( H9 A8 C4 N0 U! v$ i3 z( |+ I2 q( G+ R9 K* g/ w
一箭穿心 4 Y6 E% y9 d- L1 C
文章时间: 2008-08-13 2:22pm
. r2 n. A' T' twangxiaomai Wrote:7 o% c4 y1 x9 F" }" a
一箭穿心 Wrote:
" k# B! [8 ?1 V/ |+ D& y: b+ O) s还好吧,有这么可怕吗?我觉得这边的医疗都还不错,虽然慢一点,但基本上还是很慎重的。而且有什么急的病,一般都是来得几救治的。这个医疗体系,大家习惯了就好,3千万加拿大人都适应得了,我不信我们中国来的移民就适应不了。
8 h; C" H, X: n9 e$ P; L5 |
) m% X( e! W7 x% V- u真地要自费了,很可怕的。要是都像看牙医那样,基本上就让你呼天抢地了。比如,什么设备费用560元一小时,还没算上医生的费用和麻醉等其他费用。一次看下来7-800没了,然后再告诉你去前台预约下周来解决另一个。
# z7 d! @# c* Y% f3 u; W5 d S/ n: k; C
所以我感觉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收费或免费制度决定的,投入关注程度,以及人才的流失和限制都包含在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需要政府下大力度改革。
$ j4 E6 Y* S$ w1 Y* B9 H, w; X阿箭,白人也对医疗怨声载道。上次印度小伙儿手指断了,转了3家医院才给接上,好象因为晚了,废了一根。不知道其他省份是不是也这样。5 D9 `+ N- j: U8 W9 | X+ A: L$ g
6 J2 I9 ~' D+ {* I改革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废除公营医疗,公营医疗很多东西都比私营的要便宜很多。这不光是公家出钱的问题,本身他们的设备设施的使用费都比私营的要便宜。8 F- Y8 t% p' z5 ~
F1 w+ s# ?) b4 ^$ d: w9 ^
+ l4 S; ^) o& C j/ e2 H
* b8 _6 X+ r' _, a* A! {jesse' ?- _% ?9 r; @3 o& V, \
文章时间: 2008-08-13 2:24pm ; f3 c" x4 T- B1 T0 Z! u8 z6 b
问题之一: 医生是属于高收入的阶层, 护士也属于中或中上(因为护士分两种, 所以收入也不同), 还有属于中或中下的行政人员, 医技人员和后勤人员. 他们的薪酬来自联邦,省政府的支出.
8 e1 }) G' E9 T8 s
. Z* ^" D8 b n问题之二: 医疗设备, 日常医疗用品等都是产自或出自北美公司或大公司在北美的代理. 因为所购的产品来自高成本的公司, 所以价格也是very expensive.; U' ] P! F! f4 Z
/ D+ b1 v' A3 ~, T, ?% I) r! V; I+ u! B问题之三: 花在运行, 维护和土建成本的开支. 也是来自高人工的union公司.
0 C+ ~1 o- M5 R5 a* N
6 p* V' |' D3 }3 |8 q.........& K- p8 y( X8 D- V2 P7 Z! O; }
; K7 W$ V: _8 A: K$ H. ?# P3 C所有上述二级政府的支出都来自于3千3百万加拿大人其中包括还没有纳税义务的刚出生的baby, 在校的学生, 残疾人士, 退休养老人士. 而政府的支出来自纳税人的腰包.9 N& V' N+ d5 l ~, t0 d0 O
9 [- E- r0 i& {! c4 ^6 {+ Z
要有限的资源来填饱那膨胀过度的胃, 确实是有点难. 最终的结局就是那个填饱膨胀过度的胃自破.
( C' t- y5 [' C! U
! U N( q" t& r" o0 ~ M- K/ r& f9 B9 Y' p! x; T3 H7 G* f
4 B( K' H5 W1 M
班门斧
6 X' ? n/ a* p5 L文章时间: 2008-08-13 2:43pm
* ]# k9 K7 p/ B一箭穿心 Wrote:
, P! H& R7 V* i% r$ ^# zwangxiaomai Wrote:1 i* C" X" p. r
一箭穿心 Wrote:
$ h& w1 q; Q6 _$ T& ~0 ]/ z G8 |; q* ~' I还好吧,有这么可怕吗?我觉得这边的医疗都还不错,虽然慢一点,但基本上还是很慎重的。而且有什么急的病,一般都是来得几救治的。这个医疗体系,大家习惯了就好,3千万加拿大人都适应得了,我不信我们中国来的移民就适应不了。
( Q; l, ^4 H- Q! o: |" G" y, v# \; ~6 g8 V q: o# L: _
真地要自费了,很可怕的。要是都像看牙医那样,基本上就让你呼天抢地了。比如,什么设备费用560元一小时,还没算上医生的费用和麻醉等其他费用。一次看下来7-800没了,然后再告诉你去前台预约下周来解决另一个。6 c; v/ @0 l# _6 C2 G! J% |. n
: p& U( S, b: D1 Z2 u) V: G
所以我感觉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收费或免费制度决定的,投入关注程度,以及人才的流失和限制都包含在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需要政府下大力度改革。
+ E' _% N0 d1 Q& K1 |阿箭,白人也对医疗怨声载道。上次印度小伙儿手指断了,转了3家医院才给接上,好象因为晚了,废了一根。不知道其他省份是不是也这样。# i$ w3 E( d! h. U
# M9 \, N% h9 W- C( C2 Q6 ]4 \
改革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废除公营医疗,公营医疗很多东西都比私营的要便宜很多。这不光是公家出钱的问题,本身他们的设备设施的使用费都比私营的要便宜。
" v! j9 W& a6 J5 L6 g, {+ [% n
8 q* F7 m0 e, p$ p3 H
; e8 W$ M; X' x: m/ |/ v澄清一个有意的歪曲或无意的误会哈。0 H! f7 e5 X; v) C* C/ u! k
+ [7 s7 n2 _( j# H4 y) A
废除“全免费”医疗制度,不是要废除公营医疗,而是要公营医疗更加顺利运作,更加强大。
0 Y. Z0 S# U/ t0 K( r$ l, [* ]( h. Q2 g6 R9 E/ V' `# y! @7 O* ^. }
废除“全免费”医疗制度目的在于增加一个经济杠杆作用,阻止医患双方合力疯狂浪费医疗资源的行为,使医、患、公三方处于一种有经济制约的平衡状态中,节省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我们没有说医疗管理问题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使实现了废除“全免费”的医疗制度,还是要继续维持和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医疗管理规章制度。' V' O: r+ B5 R3 i" C% ~
) Q! F1 o/ I7 s* W4 G7 m
5 ~, |+ w" H$ G( ~ w$ L4 V
8 Q4 | T2 m& l- J3 pjoyco000200! ^* Y/ W p) s& s D4 e
文章时间: 2008-08-13 3:50pm
`7 t2 k" `% Z: B# n改吧!+ T4 s* x5 ^# F8 E! d, a2 t0 `" Z
改成跟中国一样,我们也就不用想家了!不用成天嚷嚷着回中国了!, i8 @8 m& u1 O9 }( T: j
0 w' |" `0 K1 O6 a& n! L9 z) j' C
3 E5 Y8 F8 [. \9 Y+ u, _. g
4 w# ~( j: r2 T4 wNEXA; P2 \" U( ]9 z
文章时间: 2008-08-13 3:55pm
' I* M$ A" Z ^5 U! u" P支持改革。
2 b8 U7 F; Z5 r! A! _7 w% F8 R- T* s
我认为合理的方式在于,(对成年人来说),每次看病交门诊费,但公费应该Cover一部分处方药费。$ K! n3 W: M8 |0 Y
, R) x9 q2 Q' b% J: R. W, Z
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处方药费是一样的,不论什么药都一个价。
3 P; x% L d, Q+ {' ^0 p
2 E8 l) n. x3 }, \& J+ V* _5 y; i" V+ C
6 S4 W$ a! {6 D4 O& }# O
盾盾
: }9 j0 J# d2 G0 r文章时间: 2008-08-13 3:56pm . u4 A( C0 `6 T& }" L' z) {$ k
千万别改,俺过几年就退休了,要改也得等偶翘翘后再改,霍霍……
1 S* }. B" h% d' q. m8 V' Q5 p& k
+ N; V$ E9 K- F
# Y% N- Q; [8 C7 k1 H班门斧
' Y" x$ s6 q' x+ U& P; J' s文章时间: 2008-08-13 4:03pm
# T2 }* ]8 y t7 o. T7 b( J盾盾 Wrote:1 \ c7 d/ B: k, v+ d
千万别改,俺过几年就退休了,要改也得等偶翘翘后再改,霍霍……
# `" A' a% T% y& V% z0 j" B+ J# q9 x4 V& h7 n2 h8 J) A' C
哈哈,开玩笑。
( z) \) N1 M( r& C% Q
7 U1 M- L/ k. C e A! U2 d赶紧改,你过几年就退休了,不改的话你老弱病残死翘翘都排不上队看医生。霍霍……3 {- W0 J8 \/ h1 T; w; _0 k( ]
% x& }$ \) n$ f
+ ], v K+ {0 B& d4 i( M盾盾 4 | ?" J* i1 z/ I6 n1 e" ]
文章时间: 2008-08-13 4:05pm # Y5 K! w4 f2 Y" k2 s1 o9 w. o
班门斧 Wrote:: A+ v4 H2 m$ e; @; a. L
盾盾 Wrote:
0 ^. O" |& Q0 j* Y9 B3 h2 X千万别改,俺过几年就退休了,要改也得等偶翘翘后再改,霍霍……
G$ `. ~. N D' e# j2 U
+ d+ Y e5 _8 M" w' |8 s& P z( L哈哈,开玩笑。0 R9 q3 u0 S7 ^; e6 K: D! g3 t
) H$ D' q! N. H, c
赶紧改,你过几年就退休了,不改的话你老弱病残死翘翘都排不上队看医生。霍霍……. B! s8 x' L" K. a, J8 C
j) L2 }; i! C! Y6 ?! A8 ] N- ?
切,退休了,有时间了,不怕排队。拿退休金,要自费掏腰包看病,那才发愁呢,霍霍……
# N: _ @' T9 {4 y
' o( n9 L2 Y1 {2 t6 {* ]0 `! Z' r" I1 ?& W6 Q$ a' F' r
2 X$ @: Z$ \* }
韵韵 1 _0 G6 L; [: V* ^. m8 @
文章时间: 2008-08-13 4:17pm# d- ^' u* P! n& l
非常赞成楼主意见,加拿大公费医疗实际上就是等于没得医疗,有病看不上,没病也没享受到什么,只有医生得益' h9 H* v1 l+ B1 Q: j! m
% L) Y1 r( g9 P/ f1 y0 @" N7 v; S
; ?/ |+ Z, U2 j" O# M
/ c1 w8 `( n6 _" yecgz88' q& |) m7 U' B/ r! S# R
文章时间: 2008-08-13 4:43pm 0 e* [/ q. ^% [4 \5 @+ s8 y* J0 r6 }$ K
这倒是的
3 s- x4 d& [/ p( }8 p& g5 g0 c法_语 Wrote:4 F5 N0 `# N2 b+ R( e% I+ k
加拿大现行医疗体制的最大得益者就是医护人员,他们反对进行任何改革,因为无论怎样改,都为损及他们的既得利益。4 F" `& ~" ~8 ?, X5 u
8 e) \! N% T6 Q6 \- F, O: W
- ?$ V6 t" a7 s
" R* G+ W" r$ [; Z; n+ A一箭穿心 / B9 h5 M* O# N8 o+ t
文章时间: 2008-08-13 6:15pm
5 X, I( @; `! z4 a/ j) T班门斧 Wrote:/ S. O, |7 M! ]6 M
一箭穿心 Wrote:
' B$ s8 @* j" Q7 r- I1 n& Jwangxiaomai Wrote:
9 Q& k0 x _* u+ F# A9 g一箭穿心 Wrote:
( [; H- F9 ^! z+ Z9 D& [还好吧,有这么可怕吗?我觉得这边的医疗都还不错,虽然慢一点,但基本上还是很慎重的。而且有什么急的病,一般都是来得几救治的。这个医疗体系,大家习惯了就好,3千万加拿大人都适应得了,我不信我们中国来的移民就适应不了。# m( [! A* J% I" U5 ^9 s& E
) i I7 S8 t/ ?% L+ X
真地要自费了,很可怕的。要是都像看牙医那样,基本上就让你呼天抢地了。比如,什么设备费用560元一小时,还没算上医生的费用和麻醉等其他费用。一次看下来7-800没了,然后再告诉你去前台预约下周来解决另一个。 R7 ?, `7 E' m8 M' g" [
8 F6 V; s( t7 i5 p$ U$ @3 m所以我感觉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收费或免费制度决定的,投入关注程度,以及人才的流失和限制都包含在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需要政府下大力度改革。
/ G8 {9 A; W2 D- t阿箭,白人也对医疗怨声载道。上次印度小伙儿手指断了,转了3家医院才给接上,好象因为晚了,废了一根。不知道其他省份是不是也这样。7 h; A* D' R, H. M/ Q
7 A/ h" g5 `7 p$ _ N- ?8 p
改革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废除公营医疗,公营医疗很多东西都比私营的要便宜很多。这不光是公家出钱的问题,本身他们的设备设施的使用费都比私营的要便宜。
7 K Z7 }8 D4 a; H6 `0 E
% E( N, E8 |2 ]" u$ @8 t澄清一个有意的歪曲或无意的误会哈。3 C d: r8 {2 f1 ~! [9 P
. U1 f9 i8 I' `6 w9 X
废除“全免费”医疗制度,不是要废除公营医疗,而是要公营医疗更加顺利运作,更加强大。9 [5 }! |1 y7 V1 Y# `! u
3 R' y8 [/ {0 h" {9 B
废除“全免费”医疗制度目的在于增加一个经济杠杆作用,阻止医患双方合力疯狂浪费医疗资源的行为,使医、患、公三方处于一种有经济制约的平衡状态中,节省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我们没有说医疗管理问题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使实现了废除“全免费”的医疗制度,还是要继续维持和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医疗管理规章制度。
2 d& Y7 ~4 ?0 t0 Z* C
$ g; z% K, X( B# I* J不过加拿大的医疗制度本来就不是全免费的,看医生不花钱,检查和某些治疗不花钱。可一般配药,和某些治疗还是要病人自己花钱的。3 y& l( q. R# k! [
1 l2 A$ f5 a2 J0 ~其实收费没办法阻止医生和病人的浪费医疗资源的行为的,一来收费只是把医生原来向政府收取的费用转嫁到病人身上,到时候绝对不会向你想得那样,而是按时收费,真正有需要的病人可能抗不起这种开销。而且问政府保险公司收费可没那么容易,层层审核,一旦有纠纷,政府方面绝对强势,一般的医生可没这实力跟政府抗,而且游戏规则是政府方面制定的。这就是加拿大医疗制度对我们大家的保护。3 Z7 j- e3 X) ~! ]8 r
7 U! @- k t4 q+ ]1 U" O1 J3 V开放部分的私营医疗是可以,但绝对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灵丹妙药。 I) w6 _3 \ q6 [0 P, G \4 g
7 b4 G; z) G. w. k
% Y+ t7 x7 u4 Y9 d" o
3 x) m& i, P( A; V麤龘 7 N) Z; ^4 H/ d' X" g
文章时间: 2008-08-13 6:37pm
0 h" X, M w5 A6 t, l0 A可以借鉴一下美国的经验,每人每次就诊自付$20$ u1 d9 }* k+ N* E. l8 U
! ]7 }& C$ f' F/ [* ]- p
$ R3 ^; e+ w g- m' l- m | F/ z, @- n
California 4 y, S0 i" Z* v/ d' S; G
文章时间: 2008-08-13 9:22pm
0 J! S" `7 }6 D( q. Q您可以直接聯絡 Ministry of Health 首長 Mr. Abbott, 向他提供您的看法, 他的聯絡方式如下 www.gov.bc.ca/health/minister.html: [0 |" P' j# x6 ?" J
8 { S. ~: z6 i3 C7 ~
BC 省醫療體系的問題不僅只在 家庭醫師-專科醫師 這條線上, 其他如 ER/Critical Care/Acute Care/Community Care 都有很多問題, 而且彼此之間相互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不少民眾因為排專科醫師要等 2-3 個月, 便直接跑到急診看病, 因為他們知道 "只進得了醫院大門, 專科醫師 24-48 小時內就會來會診\", 結果呢? 民眾的確很快就看到專科醫師, 但這樣做造成 1) 急診大爆滿, 而且很多 "不是" 急診病人 2) 醫院病房大爆滿, 造成加護病房的病人轉不出去, "排" 住院的病人永遠等不到床, 間接也造成急診病人滯留 3) 門診病人更難排到專科醫師, 因為他們必需留更多時間看會診病人$ ^& M* K! q1 p4 @& T T
7 ^# j! B, Q W; y- a/ x1 \
醫療體系的設計必需符合 人性/效率/經濟 需求, 如果您有看法而且符合 BC 省精神 (Health for All), 不如直接向首長溝通, 我們歡迎各種建設性意見" ?5 r- D# v' }) |5 u: c
- \2 ? U( N* O, s8 D0 b$ {/ m$ G" a& Y# M. K0 S
班門斧 Wrote:
7 d& j8 I, q3 N" ~+ j. F廢除“全免費”醫療制度刻不容緩# G/ H# i' w6 ]% d3 B
9 a. J4 y& F2 o* z) e廢除“全免費”醫療制度刻不容緩。看病應該自負壹定比例的費用,按每人每年計,醫療費千元以下自負50%,1000~3000元部分自負 30%,3000~5000部分自負20%,5000元以上部分自負10%。這裡用具體數字來列舉,是為了便於直觀理解,當然不是最終定案。即使是已經定案,還可以逐年修改法例嘛,關鍵是要走上壹個合理的
! [! U. G& q' G! v0 E" z' J9 D: M& d6 d Z/ Q6 S; w
醫療改革,匹夫有責。我們大家要廣泛宣傳這個改革輿論,造成共識,影響政治,推動立法。(很多華人不敢留在加拿大養老,什麼原因?就是看到加拿大的極低的就醫效率深感命都難保。)) l1 o1 d& V6 w' ^
1 {9 w6 p; `& O7 m
. X) @/ s$ V& \9 g* Z5 y* V
# t+ |" f+ B+ X- v7 qladybug
* o/ k9 F- N& r A6 n; l文章时间: 2008-08-13 9:34pm
0 N9 Y9 v* @( T* I& a( B作为加拿大医疗制度和中国医疗制度的受益人(?)和受害者瓢虫忍不住得说上几句自己的亲身经历:
, r2 L, w6 C+ ^2 }0 {$ y1.得了重病:瓢虫父亲的癌症就是在这里漫长的几个月痛苦的等待中一步步恶化到进了急诊室最终被告知“随时有生命危险但治疗最快也要3各星期以后”,其间父亲严重高烧、严重疼痛到无法站立行走、脱水至半昏迷,但连生理盐水都不给打。那些一项项互不关联的检查让父亲在几个月疲于奔命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这些检查每项都是要排队2至3星期)---这边诊断的protocol是先排除那些症状轻的而不是一开始就从怀疑最大的开始。这段痛苦的经历让我极度内疚,让我至今仍然常常晚上发噩梦。
; K' w3 w/ q6 ?6 D4 T$ I! {( A# A母亲当机立断立刻带着父亲回国,当天半夜到了以后就挂急诊当天就给他补充体液营养液,所有检查在第二天第三天全部做完,诊断结果在第三天下午出来,晚上肿瘤和骨科医生会诊定方案,第四天开始化疗。经过3个月治疗,不但救回一命而且能够下床行走。这回回去看他,他甚至能和我一起去逛街。" y- r7 M% G$ ]1 j4 u
2.虽然在加拿大的检查等等不用花钱,可是救不了命,尤其是听一位亚裔医生真诚地告诉我们这里的医疗资源是优先给小孩和年轻人之后。中国的医生非常有经验,也非常负责,绝没有像父亲一早的那个血液专科医生那样明明知道父亲已经病发照样去休假,也不把case交给别的医生跟进。故事非常长,也非常残酷,这里不再赘叙,请大家去翻看我去年上的贴,博克里也有。
0 X- M/ n- D' k7 Y$ k0 u3.但是,中国医院的癌症治疗费用不是以万计的,而是以十万为单位。大部分的药物是自费,手术费大部分自费,国产的药质量不过关(父亲发生药物渗流),进口药的话医药代表和医院分账哄抬药价(有些同样的药自己去医药公司买的话会便宜一半还不止,可是怕得罪医院只能用医院的药)。父亲前后医药费早已过百万。最高峰时一天的医药费就是两万多。所以,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一点也不夸张。政府的基本保险其实是管小病不管大病,所以得了重病就要看自己的家底了。我们家早已掏空。所以,如果大家非常向往中国的医疗制度的话,这方面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呢。
- W9 ^# d7 Q6 P- u% g7 c4.就是加拿大的所谓“免费医疗”,在重大疾病的情况下未必是足够的,因为:癌症的不同阶段处方应该不同,可是政府给报的基本是同样的药。政府使用的一些药物疗效远远不够,医生会建议自费买有效的药,那是月花费以千以万加币来计的。大家还记得去年自杀的那个多伦多中国移民吗?她的药费一个月过万,自杀的动机是不想拖垮家庭。有一种药“美罗华”治疗淋巴癌或其他血液癌症比较有效,可是45岁以下就得自费,四周1个疗程,1周1针,1针单单药费 2000-2500加币(这还是前年的价钱)还没加上注射费和处方费,1个月下来就是过万了。所以,另买私人保险就成为必要了。可是这些私人保险的险费比寿险高得多,瓢虫正在强烈的内心挣扎中。
; H4 m$ C: U h0 N, i# |所以,医疗制度的改革,不是简单的一句私营化就能解决的。我希望它能走日本式---小病自费,体检自费,大病国家包。
% |) l3 _9 a- t7 F' V+ K# X& q# C8 B- s4 J
- s, `2 p0 M' p( X
7 |" V6 Z. s3 l( H- sCalifornia
3 T6 t6 G, [) {. o" {5 O文章时间: 2008-08-13 9:45pm
& x& ^# g; n9 p4 }8 [有錢在那裡都好辦事6 g; S2 |: t) G) v5 }
9 h6 L/ s) g; a2 R( T; C# m- r! {
我母親的朋友因腎衰竭需要洗腎, 在 RCH 做了 AV Shut, 連用都沒用就塞住了, 整隻手腫得像象鼻子, 後來我在西雅圖當腎臟科醫生的朋友願意幫忙, 在他簽約的醫院開刀, 另一隻手又做個一次 AV Shut, 這次總算能用了
; G# d' l: I' U# |. L5 T" _6 J# t+ k1 i1 o. `
因為友情協助, 他本人沒有收錢, 在醫院當天開刀當天回家, 付給醫院材料費及人工費 $10500 USD, 回診一次, 付給我朋友 $250 看診費, 外加我請我朋友在 Gotham 吃飯, 吃了 $250 CAD2 l% ]# \% o0 p% X/ k- G z
) C/ R# u- m+ N% z
嘆氣...... 美國那套只有有錢人玩得起, 不然就只能祈禱下輩子投胎給有錢人當小孩6 a1 G, T) ]6 w, |3 k
2 j! n. T+ ]& I. ncayenne Wrote:
" u3 L w1 ~0 {4 [4 g/ w0 _4 C看來有張好的信用卡是多麼重要。
8 M" a2 B/ J. N7 A% d8 w) `* i- K6 C, M! k9 E2 k7 |
6 l4 s4 u* d ]& C, Y) s6 R/ d7 q/ _" r& L$ h
wangxiaomai& P! \2 {& G) b# ~% A7 l# y) {
文章时间: 2008-08-13 9:50pm 5 y/ i, ] y+ p$ g% _3 ? }
瓢虫说得很全面,很少在论坛看到瓢虫。
# I' v: P" X: S9 O/ V+ h
4 f. x/ n1 }+ Q. C. X% I
# q3 `, _( n v: j
3 i4 W- a9 G+ Y$ h+ }新起点
) R3 e/ i, n3 p J文章时间: 2008-08-13 9:50pm- g: j' a5 C- d2 K1 E# D: l
废除了免费医疗,低收入家庭怎么办?
4 C# _1 q m: s0 c: V1 s. ~5 N6 e, O! |0 }
会不会出现中国那样病人因为没钱死在医院的情况?! m% N; H! l7 f
. V5 f1 w5 G8 [1 J5 m; E1 |! k
/ V' b. B! l% ~2 v% F% U
; H1 H8 q3 z0 C8 K4 ?9 j9 pladybug
3 C5 }; v+ J& i" J$ ]文章时间: 2008-08-13 9:53pm
; ]1 d) O9 E- gCalifornia Wrote:; \: b t% U' ]' R# |+ G1 i
您可以直接聯絡 Ministry of Health 首長 Mr. Abbott, 向他提供您的看法, 他的聯絡方式如下 www.gov.bc.ca/health/minister.html& u3 x( E4 Z8 d7 ^: Y
. C- O$ Q, q" |* @
BC 省醫療體系的問題不僅只在 家庭醫師-專科醫師 這條線上, 其他如 ER/Critical Care/Acute Care/Community Care 都有很多問題, 而且彼此之間相互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不少民眾因為排專科醫師要等 2-3 個月, 便直接跑到急診看病, 因為他們知道 "只進得了醫院大門, 專科醫師 24-48 小時內就會來會診\", 結果呢? 民眾的確很快就看到專科醫師, 但這樣做造成 1) 急診大爆滿, 而且很多 "不是" 急診病人 2) 醫院病房大爆滿, 造成加護病房的病人轉不出去, "排" 住院的病人永遠等不到床, 間接也造成急診病人滯留 3) 門診病人更難排到專科醫師, 因為他們必需留更多時間看會診病人
5 l2 b# F/ X& W' n/ x4 S* {) p K. ]' R
醫療體系的設計必需符合 人性/效率/經濟 需求, 如果您有看法而且符合 BC 省精神 (Health for All), 不如直接向首長溝通, 我們歡迎各種建設性意見
$ Z3 z* g6 q+ m! _+ I
2 O; @ z6 v+ O( o8 \ G1 B, K4 O+ Y2 E v$ P6 b& B( g9 N: @
班門斧 Wrote:) G# [6 @) |, `# R
廢除“全免費”醫療制度刻不容緩& `$ n& |5 S1 |: a" u& h
2 x y- T+ \4 i) G1 q" H* F$ K
廢除“全免費”醫療制度刻不容緩。看病應該自負壹定比例的費用,按每人每年計,醫療費千元以下自負50%,1000~3000元部分自負 30%,3000~5000部分自負20%,5000元以上部分自負10%。這裡用具體數字來列舉,是為了便於直觀理解,當然不是最終定案。即使是已經定案,還可以逐年修改法例嘛,關鍵是要走上壹個合理的
( D: V U& N4 A/ q7 \; q# R( c2 S+ D: B7 ?
醫療改革,匹夫有責。我們大家要廣泛宣傳這個改革輿論,造成共識,影響政治,推動立法。(很多華人不敢留在加拿大養老,什麼原因?就是看到加拿大的極低的就醫效率深感命都難保。)
. ^: d2 N/ t3 R去年,瓢虫把父亲看病的全过程写成文字,附上自己的建议,皆为英文,参加了省政府办的关于癌症治疗的听证会,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结果是石沉大海,情况依旧。听说后来省政府办这个听证会,汇总以后给公众的交代是---我们省癌症等待时间是最短的,病人满意度是最高的。想想那些如果及早治疗本来有希望活下来的病患,我真的不相信人心是肉长的。我们在听证会上遇到几位晚期的病人,基本上都是被拖的,其中一位的女儿还是护士,还有一位自己等不及那些我关痛痒的检查自费去做了pet scan ($3800+)才拿着确诊书好容易才能开始治疗,可是已经太晚,扩散到肺里了。期望他们还安好。对他们来说,连去中国治疗的选择都没有啊。
1 o- G" P$ p0 i$ Y( }1 c. a! b6 S4 Z1 c
( s( f$ J/ u M1 ^' o) r6 P6 a$ ~% s0 m4 [# J; l' ?& F" [
California
& {" a- `* R/ ?$ [文章时间: 2008-08-13 10:19pm
! D' N3 A. ?/ o; L3 ^2 M! h對您父親辛苦的過程深感同情, 希望瓢蟲爸爸現在一切安好
( g1 g3 k! c8 [$ s% y+ B! \
& X3 |+ \3 s3 ?+ i n我個人認為您的經歷非常寶貴, 應該不斷被提起, 不斷地向世人告知曾有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這個生命是哺育您成長的父親, 這個生命是曾對這個國家和社會有眾多貢獻的加拿大公民; 因為等待, 導致癌細胞擴散他處, 因為 system failed, 導致你們不得不自尋出路自力救濟, 你們恪守法規, 致力成為一個好國民, 但當你們需要幫助時, 政府和整個系統卻 walk away/turn the back to you. Is it fair?
- P+ N6 X1 H( m3 g
- n3 Q; D5 x9 t7 J* w我覺得大家有意見, 必需 "不停地/不斷地" 向 大眾/政府 發出聲音, 私下抱怨無濟於事
5 O( b6 b4 N) G. y, ]( i' h, ^4 a8 }, i9 [! r$ c% ^
ladybug Wrote:
/ |, M3 [- r6 C/ D9 B( o去年,瓢蟲把父親看病的全過程寫成文字,附上自己的建議,皆為英文,參加了省政府辦的關於癌症治療的聽證會,在會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結果是石沉大海,情況依舊。聽說後來省政府辦這個聽證會,匯總以後給公眾的交代是---我們省癌症等待時間是最短的,病人滿意度是最高的。想想那些如果及早治療本來有希望活下來的病患,我真的不相信人心是肉長的。我們在聽證會上遇到幾位晚期的病人,基本上都是被拖的,其中壹位的女兒還是護士,還有壹位自己等不及那些我關痛癢的檢查自費去做了pet scan ($3800+)才拿著確診書好容易才能開始治療,可是已經太晚,擴散到肺裡了。期望他們還安好。對他們來說,連去中國治療的選擇都沒有啊。 s. i M* F; Q
* |! s5 u! [" ^9 v7 ]( `3 M- H/ G1 _/ ?" Z0 @# z. f; D! d
# \% K3 j5 t7 [$ u% @6 e4 C- H; K
中国妹妹" w7 U: D1 f+ p, O. P( u+ t+ I
文章时间: 2008-08-13 10:22pm- w2 m" n- S4 E% H$ r
California Wrote:
2 {! L' M- }" _3 I對您父親辛苦的過程深感同情, 希望瓢蟲爸爸現在一切安好
/ K* ]# j6 f1 l
0 q; B3 m+ e; D1 Q我個人認為您的經歷非常寶貴, 應該不斷被提起, 不斷地向世人告知曾有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這個生命是哺育您成長的父親, 這個生命是曾對這個國家和社會有眾多貢獻的加拿大公民; 因為等待, 導致癌細胞擴散他處, 因為 system failed, 導致你們不得不自尋出路自力救濟, 你們恪守法規, 致力成為一個好國民, 但當你們需要幫助時, 政府和整個系統卻 walk away/turn the back to you. Is it fair?0 D- i- l1 y$ F4 C% B) k' B* s- [" }
F7 s& U \. ^- T; }5 W( x我覺得大家有意見, 必需 "不停地/不斷地" 向 大眾/政府 發出聲音, 私下抱怨無濟於事1 y% N/ @/ U2 S K9 X: Y
1 J4 _0 b4 R1 c, g1 U7 F
0 R, ^; J) |/ z# C$ g {" u
f_tongyi.gif f_tongyi.gif
5 ?# B7 W5 R: ]) `/ T7 [# a6 B* `! m5 v' x0 P5 Y, w, V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事情,安慰一下ladybug。。
, P% l& _8 x; _3 p, S: S% I0 M& F# }' L* H
- F: U6 p% H+ a0 j
9 b. g/ X5 k; i9 D' }; X" K% @ i0 H7 I4 L2 u
班门斧
, Q! H5 T, y2 j; g7 }文章时间: 2008-08-13 11:45pm
+ v: ]5 o- e7 y! T; ?新起点 Wrote:
- L( H/ m0 }" y' y& s4 r: N! z废除了免费医疗,低收入家庭怎么办?
) j( }6 ~+ }( m2 k" ^( T6 b7 }
. a0 ~+ F: G. o6 y6 \6 Q% f4 y会不会出现中国那样病人因为没钱死在医院的情况?: t, e5 x$ U6 @ O% V
( c$ v4 f9 R3 J/ X你连主贴都没看就参加讨论,难免不着边际。! [, n. o, h2 e, ~
是废除“全免费”还是废除免费医疗?看到了没有?
4 U4 X/ O* [$ K( h) i* p* t) s低收入家庭怎么办?看到了没有?+ L. K6 J' ?7 f% n A* Z0 y1 b
' n* P0 j$ K& Y6 T
S" ?' P0 D0 K+ r) u
l8 x: W8 _- _' @7 _9 K新起点
6 s2 v" s4 d& c+ f7 I `1 d; Y# ~文章时间: 2008-08-14 11:19pm
8 v* C2 _8 B+ w- g班门斧 Wrote:# N" m4 P% x) N* ~& M
新起点 Wrote:+ j- D; e$ |; ?" U6 [) m- u: o' ?
废除了免费医疗,低收入家庭怎么办?% f- ?/ `) M1 u" x% G9 I+ T2 s5 O
( _; j# r* g3 W/ x: A+ U会不会出现中国那样病人因为没钱死在医院的情况?
# j: `" R' r* A! I1 w. _- ^: T+ h$ V
) w4 ?& ~5 R6 K* Y' p0 V9 w7 W8 ]( I你连主贴都没看就参加讨论,难免不着边际。5 O! \2 b$ R/ p- Q/ x2 H& v
是废除“全免费”还是废除免费医疗?看到了没有?; {, R: w$ ~- m: b% v
低收入家庭怎么办?看到了没有?- h/ n: f8 j h0 q8 q; m* e: O, Q9 X
; Z8 Q, v$ ^1 n
这么激动? big_question.gif
! H2 @& L- K. D8 \5 Z& I
0 e0 R) F+ O9 C$ Q
* W# q. J2 x- Y2 v+ `/ _
- u2 V* I7 @1 e# H: y) H1 A; ~5 afallerr) U. l( _/ w. ~8 p5 S: |. d
文章时间: 2008-08-19 11:05am + K! H# }( R a; N3 O7 E
3M Wrote:7 ]5 r& |7 R! m$ a
主要是医生护士不够
7 y2 k' F/ z* B
( V( p) x9 d- q' A, k% K这里已经是几个护士管一个病人,国内看看,一个护士要管10多人,一样忙的过来。
* o' ?% j4 [9 H1 s1 ^8 `; A! g6 a) E: v8 P- n) E
/ {- {% O; h7 n+ ?/ E; h- v
9 Q/ e. ^& O6 ], H
wangxiaomai
! o! Q' o, I; Z( Z0 y. u, d4 j文章时间: 2008-08-19 11:19am 3 O7 O- r2 A% Z+ b$ `
fallerr Wrote:- [2 ^0 G% @4 R- X& L* ~, v) L
3M Wrote:
9 d- \+ \" }, M* F7 `& j主要是医生护士不够
2 J& `( @; `4 X7 ?; [9 c
; E+ S' s2 A( ]. M1 D6 @) ?这里已经是几个护士管一个病人,国内看看,一个护士要管10多人,一样忙的过来。, r7 F' i3 K% [8 g; p2 s
/ q+ E7 f4 w R I
人手少,导致缺乏竞争5 ~; V9 h! u$ G/ z. r& e
3 X1 o# o2 s. z4 O( q V4 s# D5 k; s) y6 _% g
. d3 E4 D+ O4 q: @% l. \5 {6 a; |7 L2 o
静水深流 ; `& ~- [/ `" V' M- o
文章时间: 2008-08-19 11:25am$ L! O4 p# y& h+ A+ f% v/ m
这里缺少竞争3 G5 U3 R; Z1 z. s2 W
/ |2 ?/ @ m- D9 S! m. s7 Z听说扫地扫的太快,会被骂(工会前提)4 N% i p% }3 J
4 [' i, {$ [, u* M7 J3 a
) z, r2 ^- D( d: G9 h, |2 K. i0 r& F/ p) E
法_语
1 Z; J {& N% K9 A5 T9 ^( U' i文章时间: 2008-08-19 11:43am . {6 g1 r/ a' O% g4 `6 K
说过无数次了,加拿大医疗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医务人员。整天就知道偷懒和讹诈,人为地控制医护人员的增长速度,以使现有的医生护士可以不停地伸手要钱。
6 }% X$ Y9 K5 {2 ^6 |9 w- T% K( g/ L6 N1 ]
; X k2 z3 _2 B4 v9 z0 I8 `
( p) J# ~2 _" n# e0 |. Zwangxiaomai4 Q1 [; l e" H; k+ o1 x$ f) X( r8 M
文章时间: 2008-08-19 11:54am5 V& S. h! S3 ^ ^/ p$ Y: o7 y
法_语 Wrote:0 N5 P# K( B3 k# u- l2 K% K; |
说过无数次了,加拿大医疗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医务人员。整天就知道偷懒和讹诈,人为地控制医护人员的增长速度,以使现有的医生护士可以不停地伸手要钱。
$ f1 e# I* J) ]% P. j" Z0 w; t4 p& R, m4 Z) p9 L7 e
不只是医疗行业吧,资本主义行业高度专业化,恨不得扫地最好一辈子扫地,哪怕我给你加薪
* z+ D4 f( S( x6 X2 t) Z: ?1 r+ k. |5 r3 S
/ o" d) {2 Q' r3 H, B* E, R6 d1 W
' l6 q0 t/ B% ^5 q1 w; ]
勇者无敌5 y, E) j# C0 ]- I4 |$ s
文章时间: 2008-08-19 12:14pm
+ B6 w% O2 s4 \" r( t1 v! F1 t3 Y6 S老妈有一朋友,是从国内来的护士。在这里读了几年书拿了护士证书后上班了。她说简直是太好混了,收入高,轻松,不担心失业。和国内比起来,差距简直是太大了。所以她现在在帮她国内也是干护士的妹妹办移民,说花多点钱也值得。
* i0 P H6 X/ `8 P
, c$ z6 `- U' p$ h4 B# H0 H. Z$ L2 b/ B0 W& Q
( L- n2 q. k6 K5 P2 \' J5 @9 I
青蛇
, b: N. ]0 _1 y有新文章时间: 2008-08-19 12:40pm . i9 M7 m" O1 S {- \5 |
要改也行。但别改成美国那样,nnd 割一个阑尾自己掏3,4000块,保险公司套不到2万。
. s% E0 l _: ]
0 ~. I5 S/ F) _$ w
2 Y) q* J7 W6 ]7 x2 @8 W6 E3 v% Y0 Y4 z- W
班门斧 ' w! q2 X V) ^* ?
有新文章时间: 2008-08-19 12:45pm( @ ~9 C4 k) [* S
幻想一个十全十美的改革方案从天而降,那是做梦。
7 T7 w" l T& g5 x0 C不做任何改进措施,那是坐以待毙。1 f7 c7 O! L& U5 E& @
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改。. d/ P7 E% t: m8 }/ J
; Z. b# r9 m) K1 g) m改革第一步:要求开始门诊收费,看家庭医生每人次自费五元,看专科每人次自费十元。广泛宣传,推动议员议院修法。
) I% c! y+ _1 o2 y) c: j0 H5 Y! C/ ?) a
效果:收一点点费,不会阻止真正有病要看医生的人,但那些可看可不看的就减少了(任何专家或条文都没办法鉴别谁可看、谁可不看,只有病人自己知道。如果他说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就看吧,请便。)节省下来的就诊位置和公费开支,更有利于真正有病的人看医生。实际上,这样对于我们一般国民,开支不是变多了,而是变少了。节省下来的医疗费可以用于其他国计民生的项目,也可以减缓税费的增长。: Z8 q/ j. w5 [
, {! N0 m) | V; j) _
# P$ t0 R0 `8 i+ V% V C) d6 |7 g, g6 G1 n9 ]
, d) l& G* A7 s
wangxiaomai, z; G% b# b4 ^6 S1 I* H
有新文章时间: 2008-08-19 12:50pm , g, T$ z6 Z' R
班门斧 Wrote:" d5 V* k4 y" u* m7 h& z
幻想一个十全十美的改革方案从天而降,那是做梦。' b! s4 M- I; N5 X9 ~0 |3 |
不做任何改进措施,那是坐以待毙。 e1 h# C# u K8 o
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改。
3 q- \' Y6 s" ^* w, E7 l1 o/ v/ |9 P1 `: u5 Z' {
改革第一步:要求开始门诊收费,看家庭医生每人次自费五元,看专科每人次自费十元。广泛宣传,推动议员议院修法。# p( }' Z. H6 K3 Q( m" h
* |) s6 r R8 I h0 d
效果:收一点点费,不会阻止真正有病要看医生的人,但那些可看可不看的就减少了(任何专家或条文都没办法鉴别谁可看、谁可不看,只有病人自己知道。如果他说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就看吧,请便。)节省下来的就诊位置和公费开支,更有利于真正有病的人看医生。实际上,这样对于我们一般国民,开支不是变多了,而是变少了。节省下来的医疗费可以用于其他国计民生的项目,也可以减缓税费的增长。
) L. \. F6 I1 F3 o
* K3 Q; w2 y& u- J Q6 u可是医生的诊断水平也因此就能提高吗?如果还要求患者四处进行一些无关的化验,那最后的结果岂不与初衷背道而驰?
8 @3 g2 W9 O ^+ C6 o
+ I' Z/ S" ]' v V9 r% M/ T0 s6 T' J A6 W3 D
6 T* K f7 G( H
班门斧 % `+ F) F; R9 W* W
有新文章时间: 2008-08-19 12:58pm
; A8 c8 Z7 A: z& Swangxiaomai Wrote:1 w/ Q9 s5 P: u# ^
班门斧 Wrote:
3 F$ |# L" P$ q* J: }4 s幻想一个十全十美的改革方案从天而降,那是做梦。, b7 n' V8 r5 B# a6 }* C. D
不做任何改进措施,那是坐以待毙。+ ~/ q3 w1 O% M7 [
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改。
; c9 h7 j+ z$ i: j Q5 Z2 I+ I8 s9 N/ _' Q2 o7 }& b0 t
改革第一步:要求开始门诊收费,看家庭医生每人次自费五元,看专科每人次自费十元。广泛宣传,推动议员议院修法。" ^, ^/ v9 M9 F
) T- }# t; B# p2 d效果:收一点点费,不会阻止真正有病要看医生的人,但那些可看可不看的就减少了(任何专家或条文都没办法鉴别谁可看、谁可不看,只有病人自己知道。如果他说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就看吧,请便。)节省下来的就诊位置和公费开支,更有利于真正有病的人看医生。实际上,这样对于我们一般国民,开支不是变多了,而是变少了。节省下来的医疗费可以用于其他国计民生的项目,也可以减缓税费的增长。5 f5 W y1 G& k$ V; e- w2 G: M
9 l R' V- _" }8 ~+ `, x
可是医生的诊断水平也因此就能提高吗?如果还要求患者四处进行一些无关的化验,那最后的结果岂不与初衷背道而驰?
5 {9 H" ]' o( N+ P# g3 K
l% R( k8 M6 |# f# x! D已经说过,谁也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改革方案拿得出来,改一点算一点吧。$ ?. Y' ^9 J: I* d: F0 O
+ {2 t. }, L% n' x' g
(用小号字写,悄悄对你说)我这个改革第一步,也暗藏有提高医护质量、促进改良服务的功能在里面,你没看出来吗?(别泄露天机哦)
& L0 @) v6 M6 [1 V8 e' T; F: r$ D: ]( y/ Y
* o* T; e5 r: M8 P' u1 u. C( B
4 m) c) m- V! V3 t j: _9 Z& \
发言
& W6 |4 r# C- ]: U% q有新文章时间: 2008-08-19 1:32pm
$ @1 q$ @' f% M% R- j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