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9|回复: 0

[转贴 生命禅院]证明上帝存在的40个例证(27-32)

[复制链接]
鲜花(69) 鸡蛋(0)
发表于 2007-11-1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27. 公鸡打鸣。
: g5 V! }; R& x
  Y" z) T5 a7 v6 I$ H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公鸡打鸣有深刻的记忆,尤其当我要起早出门,勤劳慈祥的母亲就根据公鸡打鸣来判断时间,提前做好饭,备好干粮,然后叫醒我。5 t! G0 J' M6 I8 y; r6 e

; e, `: i% l8 D    公鸡准时打鸣,每夜三次,第一次大约是夜里三点半钟左右,第二次大概是四点半钟前后,最后一次是凌晨曙光初现上下(请原谅,我已离开家乡二十多年,现在居住区周围听不到鸡叫声,所以我说的时间不一定准确。)
! H& o4 }: L) C- Q
+ O) P2 t3 s; Z. [2 T' ]- y    有人说,公鸡打鸣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其它的公鸡:“这是我的领地,不容侵犯。”
7 l6 Y  a2 t6 D3 t, z. H
2 L- ]) w$ t3 i. k% C5 U' X+ z    也有人说,公鸡打鸣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勾引母鸡。/ K* \; Q3 Q9 A2 W

0 ^6 r( K1 ~3 a    我要说,公鸡打鸣是为了报时。. S3 m: D$ p: \9 g  |/ l4 S( x
" p& |6 P2 R# M# D1 J
    在工业文明还没有出现之前,人类没有钟表,人类为了生存,夜里需要知道具体的时间。比如两个人或几个人要到远处打猎,约定鸡叫第二遍时起床,或者一族人要共同完成某项工作,约定鸡叫第三次时在村头集合等。( e% c( G$ E. |" s3 {

; [. A; H; t3 ^% n6 X/ T" ?    公鸡打鸣是不由自主的,它们打鸣完全是其体内生物钟对地球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对其磁场磁力波刺激的一种条件反射或感应,它们没有意识到它们打鸣是为了给人类报时,为人类服务,就象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却没有意识到我们是为上帝服务一样。
+ e( h. o: |- r; v/ n7 \/ Z, {' [7 e7 E. i' X# H6 w
   公鸡半夜三更打鸣意识不到其打鸣的意义,但是创造公鸡的“人”非常清楚,宇宙中没有无目的的声音,创造公鸡的“人”为了人类生存的方便,就创造了这个奇迹。
/ Q$ J  e0 L# l# o) X. o5 O% b$ Y) G* e6 q* q
    若公鸡能意识到自己打鸣的目的,当它们目睹自己的亲朋好友被人类宰杀,它们就不会再给人类打鸣了。若是为了警告同类,霸占领地,它不会半夜里打鸣,它会想到,半夜三更黑灯瞎火谁会来强占我的底盘?我还是把体力和精力留到天亮再与胆敢侵犯者战斗。
8 B1 w1 J. x& u# P* a
: i: l9 E7 n$ y( r' L' m    若是为了勾引更多的母鸡,它也会意识到母鸡们白天还要下蛋,还要忙于孵小鸡、带小鸡,三更半夜不会理睬自己,还是先睡个好觉,养足精神待天亮时再与妻妾情人和“路边的野花”们缠绵吧。
. r4 W, p- G+ J3 [; V0 J* [" @! A+ Z9 u7 @
    所以,公鸡打鸣是无意识的行为,但它们无意识的打鸣却是为有意识的目的服务的,那么,这个有意识的目的是谁安排的?# M4 [6 ?, a' H, {
7 E: g$ x5 Q- S8 g
    除了上帝,我们还能认为是谁?* p  H( `  A7 T% J% T
) P! y% s' r( t& x! D
28.蜜蜂的智慧。+ t  T; }  A# K; ~* Q6 d2 @* v% w% d" S
0 z! s' A2 _. Y: F1 m7 ~
    若要让我们人类建造几百个房屋,且每个房屋只容纳暂不能活动的一个人,材料的节省要做到最大限度,人力用工要最少、房屋结构要最坚固、最美观、且房屋的容积要最大化,请问,什么样的房屋结构最合理?
" m' P  a# Y) _6 d$ W5 F$ \. v# F  @( K6 w( z( z5 G5 c6 u5 P/ W; W
    一个个彼此相连的圆柱体?不行,人的双腿与腰部尺寸不一样,会浪费一些空间,浪费空间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这不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案,再说,圆柱体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太小,不能一面墙供两室用。7 y. W1 j+ C0 k0 ^: J
8 F8 M% I; F" @" G, |' c! F: a
    一个个彼此衔接的四方体?不行,除了四个角的空间被浪费外,也不美观。
' [$ E5 a7 z/ p- a6 M
& b4 t7 f2 K+ L# l# L' Z% m9 p    一个个相互毗连的八面体?不行,面越多,建造难度越大、越费时。+ ]7 W3 X" N9 Q4 v3 s# r1 s& z
" V+ r; R" ~) Y5 Y; y
    一个个不规则形?不行,不仅不美观,更费时费料。. J+ e; Q6 Y$ H0 }
9 \% j8 f8 s4 c' C8 s8 g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最合理?" j0 c2 r: e- T) K/ b
8 @8 V/ m" A! ~) x) A; F4 e+ N
    蜜蜂蜂巢式的结构最合理。: m* L5 x7 n& V+ B  o/ c; ^& g! U! L

. D) \6 K% o5 m' y+ ^% c8 Q' `" X    蜂巢是正六角形柱体,由于幼虫的下部与中部尺寸不一样,所以蜂巢的底部做成了三个全等的菱形,1712年,巴黎天文观测所的天文学家G.F.Maraldi经测量,得出蜂巢的底部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锐角为70度32分。对此数据,法国一位科学家专门请教瑞士一位数学家:“给定正六角形柱,其底部为三个全等的菱形,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数学家得出的结果是,只有菱形的钝角做成109度28分,锐角做成70度32分,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
" u9 D) b+ T* |% A6 \1 o* c7 g% ~5 i* W7 Q, G. D
    哇!蜜蜂太伟大了!在人类还未诞生之前,它们就已经解决了人类现在才发现和认识到的问题。
# c  h  ?$ O) ^: U7 g* P3 V, T2 L/ ~
    每个蜜蜂都知道底部菱形钝角和锐角的大小为109度28分和70度32分最经济有效,可我们人类只有大数学家才能计算出来,其余的纭纭众生哪能与小蜜蜂相比?9 u" E" t( v6 \5 Z, C

: g! h1 d$ G" z7 i    蜜蜂比人类更聪明?智商更高?更有智慧?
8 j' ~" C5 P( J6 ~. ^' ^1 A
5 f/ }$ d. O5 W/ _7 V; ^    若是这样,为什么“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B' g2 h+ R- f3 l: a! D( [
( g: a/ p+ G# L8 \8 D+ }- u2 r
    人类不仅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让给他人,还要处心积虑地强占、抢占他人的东西,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东西都据为己有,难道小小蜜蜂发扬的是大公无私的**主义风格?
2 L+ C  L+ _4 L+ B3 x  Y
! N4 a7 P! U* n3 S( b; N5 f    如果蜜蜂有如此高的智慧和宽阔的胸襟,它们在地球上诞生的时间比人类更早,根据进化论原理,它们理应早已进化成比人类更高级的生物,为什么让人类“捷足先登”,抢了先机?5 h  p- T; k; G. |6 G' o
% R+ P/ w! d- m
    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感叹到:“欲超越(蜂巢)这样完美的结构,自然选择是解释不通的,因为就我们所见,蜂巢不论是在劳动力上或是蜂蜡的使用上,都符合最经济的原理,是绝对地完美。”
( o  }. _. a* c
# F1 C- O. Z& g3 o5 R9 M    好,进化论的祖师爷都意识到蜜蜂的智慧不是进化来的,我们也清楚蜜蜂的智慧无法与人相比,蜜蜂也绝对不可能为严重剥削它们的人类发扬无私奉献的**主义风格,那么,他们智慧的来源只有一个——本能。- r) u4 ?2 x7 O0 l; O; j
2 @/ O: U% ^- t5 {( M6 m! I
    什么是本能?
% L! J! Q: `# [6 R( d' A9 r0 D# ]  u: f
    本能就是从娘胎里一生出来本来就拥有的能力。
+ ?; [& a; F7 w  D$ w+ C
3 }% ?# q5 L1 }3 b    从娘胎里一生出来就拥有某个能力,这不证明了进化论是谬论吗?
+ a& n  z* F: ]- Z1 T6 S) _& o0 M/ X7 m( F% z; \3 b
    从娘胎里一生出来就拥有某种能力,这不证明了万物从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5 q- J. I7 p6 T. r8 H3 Z# _9 Q5 a% O# R# f
    从娘胎里一生出来就拥有某种能力,这不证明了万物不是进化来的,而是被创造的吗?
4 s( @1 {) f1 s9 s; l% V2 l' M6 q
    从娘胎里一生出来就拥有某种能力,这不证明了创造万物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吗?! K4 H& H, C7 |
/ Y6 I! {% I5 r2 i1 E/ z
    蜂巢底部菱形钝角和锐角的度数,难道不就是上帝研究设计而加给小蜜蜂的本能吗?
# Z) l6 c3 V: O' u
0 G- k! E% B3 g% i; n2 e    难道我们还要否定上帝的存在吗?
2 s# ]+ q+ |2 {# V4 i8 u
% `) t7 p4 `3 K( E0 c# }8 D29.小鸡破壳而出。! Y, h* Z7 N8 J8 T$ \
/ |1 s' b3 T5 u* j
    鸡蛋被母鸡孵化21天,鸡蛋内的蛋黄和蛋清就变成了小鸡。这个小鸡未出壳前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那么,它如何从蛋壳里出来?谁教给它破蛋壳的技巧?' c9 u: S& N/ ^0 U6 \! g
7 C- o: B; b7 S4 M. J
    小鸡爸爸整天忙着勾引母鸡,从来就不管小鸡的生死存亡,即使鸡妈妈抱怨鸡爸爸不操持家务,不管教子女,鸡爸爸有理由搪塞:“谁知道我是不是这个小东西的爸爸,上个月我还看见你和邻居家的公鸡鬼混呢!”
; X3 [- U$ |- U7 u
% c8 @9 d+ i; [6 M4 c2 q" w    得,鸡爸爸是不会给未出壳的小鸡传授经验的。3 s+ x  \, H# }6 f& I. i/ Q
$ ^! ?2 B2 g, U2 \# S
    那么,鸡妈妈教给小鸡破壳的技巧和办法了吗?" d" S6 t0 ?0 l- [( ~( K5 U

. O0 G1 k: v8 ^, E/ r3 {6 t: @/ V    没有,如果它有这个教育小鸡破壳的意识,它还不如自己帮小鸡啄破更不费事。" ]9 j6 ?; l/ c- N" B# T
9 r& W8 A+ k) o% R* L5 Y
    那么,是谁给小鸡教的?是谁告诉小鸡外面还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小鸡又如何知道它那稚嫩的小嘴可以啄破蛋壳?这个蛋壳为什么其厚度恰恰既能厚到保护小鸡又能薄到小鸡啄破的程度?! L4 A* J7 {  p8 M" o! w

/ N" T4 g1 ~1 Y; d    只有一个答案——本能。% `" h2 y# Q2 x8 a8 m2 [. k
  O! ~. K0 e8 k. j0 [
    本能不是进化的,是先天就有的。就是说,地球上的第一只母鸡下的第一个蛋孵化成的第一只小鸡就已经知道蛋壳外面是自己生存的天地,蛋壳很薄,我的小尖嘴的强度足已把蛋壳啄破。9 U8 p4 G( H' c; W% k" H; D
$ c8 v3 U( P# j6 }7 {0 Z! W: |
    当然,它也没有这个意识,时间一到,只管往破里啄就是了。8 U8 I$ ?6 ^0 h3 ]$ L

! K' ?; g2 B  L2 A! Q& q6 P    好,既然是本能,既然地球上的第一个蛋孵化的第一只小鸡未经任何遗传信息就已经拥有了这个本能,那么,我们只有去问上帝了。! e, ~7 Q* J: j3 A% f& j( x# {

2 S+ Z4 I# r) R* W( h30.候鸟迁徙,奥秘在哪?7 R7 x4 g' i& E# }& A
" n) F8 R" J2 X# M7 t+ M  C! E
    小时侯,每到夏末秋初季节,总会看到家乡的蓝天上飞过一群群大雁,正象小学课本上写的,“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2 ]$ Z' j9 ?3 j
# @; i! R6 q0 C0 M8 G    今年雨季和旱季交接之时,由于津巴布韦油料短缺,我正在一个加油站排长队等加油,突然,天空中几声杂嘈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透过车窗望去,只见不远的一棵大树上栖息了十几只象乌鸦的鸟,扑腾着翅膀,嘴里“嘎——嘎——嘎——”地叫嚷着,我觉得好奇,也由于闲得无聊,就专心注意它们,心想着这些家伙们可能在开会,研究某项工程的实施方案,没想到的是,随着它们的叫声,从四面八方飞来了更多的同类鸟,不到半个多小时,集聚了近千只,突然,他们纷纷飞离大树,在天空中开始盘旋、盘旋,并不断盘旋升高,我纳闷,难道它们通过这种盘旋飞行方式在搞PARTY?或者在选拔飞翔姿势最优美的“国际小姐”?" B- D" o" `$ V6 ^  p

+ c' u* ]2 N- t( s& w/ p    我钻出车,站在路边的草地上目不转睛地瞅着,瞅着它们盘旋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也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我想,它们难道在比赛飞高?
6 N/ B" R8 ?. @! J0 Q' t( `  u3 b0 v" j
    出乎意料的是,飞得最高的那些鸟突然向西北方向似乎沿着一条直线飞去,其余的鸟仍在盘旋,但当到达同样高度时,也同样沿着那条直线飞去,就好象它们乘上了一列客车,沿着固定的铁路线驶去。
0 H) M# V( n! q$ w- m7 X# W
4 G2 n! T" B. W! m    我想啊想,终于悟出,这些鸟是候鸟,它们起初在树上叫嚷,是在招呼同伴一起向远方出发,后来它们盘旋着飞翔,是为了提升高度,当它们飞到一定的高度,就碰上了一股气流,借助气流,它们可以比较轻松地飞向远方。
9 F" R  v: k: A- C+ e% s' _, ]8 h  e
    啊!候鸟真聪明!. O) Y8 D% s$ F7 M  o' G

1 V; [) f2 I. s. {* s2 {& y; P    回家后,我翻阅了一些有关候鸟的资料,发现了更令人惊奇的事。比如,北极燕鸥,它们在北极圈筑巢,到夏末秋初,就飞向南极,来年再飞回北极,每年行程35200公里。( W  u8 H/ A( h$ ]
7 @( L/ E* I2 k& F5 P8 ?
    有一种莺,叫Blackpoll Warbler,身体很小,体重只有20多克,秋季来临前从美国阿拉斯加州飞到加拿大东海岸或新英格兰,在那儿大吃特吃,增加脂肪和体力,然后待寒冷一到,就开始了遥远的飞行历程,它们先向非洲飞,飞越大西洋,然后攀上一股气流,再折向南美洲巴西地带,全程3840多公里,飞行高度6000多米,连续飞行近4天4夜。# z9 X0 F' N) l6 |1 A  d
" d2 ^5 d+ o+ o% y
    欧洲的一种白鹳,飞行12800公里到南非过冬。新西兰的长尾杜鹃飞行6400公里到太平洋岛屿过冬。英国曼岛的海鸥从威尔士飞向巴西,每日飞行700多公里,要连续飞行16天。大雁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飞行高度为9000米。; |8 u6 {7 U) V2 L) X' q, b

2 u/ ]7 o9 \+ o' h0 H- i  i: \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般布谷鸟的父辈先行离开,小布谷鸟稍后几天再起程,小布谷鸟是在没有父母陪同和带领的情况下第一次向陌生的地方迁徙,且能准确无误地飞到目的地与父母团聚。与此相反,小欧椋鸟在父母辈之前先动身上路,也全凭自己识途。7 B/ c: C3 K" G( ?4 \6 m
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H, {" j/ W5 }7 L  A
3 J& o: |/ ~+ H1 A; S$ P
    我想,它们如何知道寒冷的气候即将来临?又如何知道哪个日子适合飞行?又如何知道天空几千米的高度有一股气流?又怎么知道这股气流要把它们带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又怎么知道遥远的地方正是春暖花开,食物丰盛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迫使它们如此长途跋涉,远涉重洋?又是怎样准确无误地往返两地的?在飞行中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在没有父
; z0 U7 [% a- v5 h6 x; K' @$ Q% ^6 m5 G6 N5 Q3 C- I, C
    母的陪同和带领下是如何找到远方的栖息地的?
' _" @( P. c' o% d0 r! F9 V1 V  p1 f! ]9 I7 e* D5 X) Z- ^7 T# b
    我寻找科学家们的解释,发现主要有以下四种答案。* _, ?; e. l4 Z

2 h: k  w. C! y: ~/ s    候鸟靠体内的生物钟似的感觉器官,意识到寒冷即将到来和什么时候适宜起飞,在天空中飞行时计算太阳的位置,并根据日月星辰来不断调整自身与太阳或星辰的角度来确定自己的飞行方向和路线。
$ ~; ?( k2 L. s( z2 B* i$ L4 h7 O$ k4 [' M6 w5 j# \0 u
    候鸟是天生的气象学家,能依据气温、光照、风向、降水等气象条件确定在栖息地生活的时间长短以及迁徙的时间,还能选择晴朗无雨的日子起飞,在飞行时能根据风向和气压的变化与波动调整飞行姿势,并借助上升气流自由滑翔以节省体力。
' y- p0 |, [" r, U' |- m# R
/ L/ j% x* v$ u2 o& K    候鸟对地磁波的变化十分敏感,所以能依据地磁波来辨别方向,且能根据自己掌握的地磁信息来决定迁徙的时间和栖息地。
) e; l5 g, w! H* Q1 H0 e( D1 k# E. M' |' j
    鸟类在千万年的进化中,由于季节气候的变化,逐渐发现了地球上气候变化的规律,通过一代一代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并将其信息遗传给了下一代。
5 |% n" f% h5 E% k  F: |
+ B1 T& a1 y5 C& \& |    以上四种解释似乎好象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只要深入分析,会发现它们都是异想天开、无稽之谈。
% q" z/ Z! T, `
& a( i3 F; O: x: L/ E& U/ r) g    按照解释1的说法,好象候鸟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计算自己的位置,测定方位,经而得出飞行方向和路线。
7 a3 g6 G9 p9 D; s- K2 O: s1 T4 O
& S! g5 c6 s# Q& w: q$ k$ r* U   那么,天空几千米高度的气流也是候鸟计算出来的?哇,候鸟比爱因斯坦聪明多了,一个大脑只有小拇指头大小的脑袋能在不用仪器、不用测量的情况下能把几千米高的天空中的气流流向计算出来,还能在不用指南针、经纬仪、罗盘、计算器的情况下一面飞行、一面计算出方位,太神奇卓异了。这种解释太神话离谱了。3 b, L5 ?3 Z  r

- X+ T# e; L' a6 y  M    按照解释2的说法,候鸟就是天生的气象学家,能根据气象条件选择晴朗无雨的日子起飞,这比全世界气象局所有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聪明得多得多去了,问题是,假如气候反常,候鸟所在地区若连续阴天或下雨,那么,它们只好错过天空中的气流,眼巴巴地等着寒流的到来,无可奈何地等死了。& G, i- e2 s4 v+ A6 X
# b2 [( d, G  K0 c
    燕子每年春天飞回时,总能准确无误地飞到它前一年所筑的巢,据说,美国有个小城镇的燕子,总是在第二年的3月29日拂晓飞回此地。对此,我们又当作何解释?# k4 `! }0 y) T8 q

" R0 w9 `4 W" K( _) c; S    解释3的观点有点神秘,候鸟能依据地磁波来辨别方向,且能根据“掌握”的地磁信息来决定迁徙的时间和栖息地。不知候鸟们能否根据地磁波获悉几千米高空中的气流?又怎么能根据地磁波飞向去年呆过的地方,而不飞向其它的地方?, B) b" c3 B" a
: p) t% Y! Z7 |4 }% K- g5 V
    解释4是典型的进化论观点,似乎天衣无缝,无可挑剔。
/ f: e2 U$ f' U, C" |9 e
0 p, s7 N! D+ _4 X+ T- K* [   我们从上一节小鸡破蛋壳知道,地球上第一只母鸡下的第一个蛋孵出的第一只小鸡在没有前一辈任何遗传信息和破蛋壳诀窍的情况下就能破壳而出,就证明进化论在这一点上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在候鸟的身上就能站得住脚吗?# P! I1 L! k4 K" g
) j% B% Q% T% u4 i" |# J6 o
    科学家们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认为: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动物出现的时间为18亿年,无脊椎动物为4.38亿年,鱼类约为3.8亿年,两栖动物为2.9亿年,爬行动物为2.45亿年,恐龙灭绝时间为1.35亿年,哺乳动物为6500万年,人类为160万年。7 x0 }" R2 V5 E" x0 y, `2 S

+ U4 h: x$ [* a' O# p; a4 j2 A    我们先不要怀疑放射形同位素测定法有没有问题,假定这种方法是准确的,那么,鸟类的出现至少也有几亿年了,若它们能聪明到把辨别方位、选择有利栖息地、从北极飞到南极的本事、利用天空气流飞翔、准确寻找到前辈生存的地方等信息完整地遗传给下一代,为什么几亿年的时光中不进化成更高级的动物,而要让人类抢占先机,到头来它们连人类的气枪和给它们撒下的网都躲不过?难道它们不愿意继续进化?或者进化的中途突然“卡壳”了?
) k# T9 S- g! [; {% }. T# [, {0 m, l- [0 Z4 B
    如果我们不相信上帝,只有胡乱瞎猜了,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只好再争论它几万年了。/ S7 L9 Y) S2 H7 M3 n% p
$ {3 ?# [( o% D2 H
    我对候鸟迁徙的解释是,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它们确定的目的和生存方式,不能相互取代其他物种的特性,否则,一切都会灭绝,老虎既能占山为王,又能在天空飞翔;老鼠既会挖洞,又会在树上搭巢;羚羊既能以吃草为生,又能以吃其它动物的肉为生;狗既能生崽,又能下蛋;苹果树既能结苹果,又能结西瓜;。。。。。
3 z7 H5 r1 x7 a) N
% {4 \4 w/ I; N    哇塞!太神奇了!. ]- ^) q* Z1 u

, {8 v; ]5 L( Y/ ?# U    候鸟能迁徙,答案只有一个——本能。就象小蜜蜂能够营造出109度28分的钝角、70度32分的锐角菱形一样的本能。
  P% \, K1 k3 j/ C
- n# ^( C/ n# l    什么是本能?
( y; \" m6 y" X; V
9 y  s; f5 i1 T31. 动物本能——上帝智慧的显现。% `5 I  M9 K& H: A9 W3 x

4 {" {  u7 T9 j* y    公鸡打鸣、蜜蜂营巢、小鸡破壳、候鸟迁徙并不是这些动物自身有多么高深的智慧或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它们的本能是造就它们的上帝智慧的显现。
6 U* _7 {+ D( J5 ?
1 b( q: z. y7 p    除以上有关本能的例子外,还有:白蚁会建造带“空调”的窝;许多鱼类会放电,一种美洲电鳗能释放出电压高达880多伏的电;萤火虫能制造光;蜻蜓会直线起升或在空中定点飞行;龟会把卵产在温热的沙中进行孵化;变色龙为了保护自己,可以随时变换身体的颜色;蝙蝠能在漆黑的夜晚靠声纳找食吃;软体动物如蜗牛知道做一个坚硬的“家”保护自己;再看鸟类筑巢的技巧,特别是非洲的一种纺织鸟,能选择柔韧的枝条,利用小树枝和草筑造出一个令蛇“望洋兴叹”,雨水又进不去的“公寓”;蚕吐丝;蜘蛛结网;信鸽找巢;军蚁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出动;蠕虫身体被切掉一部分仍能复原;军犬的嗅觉,等等,等等全是动物的本能的体现,而它们的本能不是什么千万年进化的结果,而是一出现在地球上时就具有的。
. r0 T1 F: f2 Z4 f" p  Q- ~$ u: [' |6 e) J7 a0 _- ?
    如果把动物的本能归结为动物自身的智慧和聪明才智,而不去寻找它们背后的创造者,这就象我们看到飞机在天上飞,然后说这架飞机真有智慧、真聪明,而忽视飞机制造者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一样。8 H7 P/ {: x( l
& Z: H1 i: o* o8 q7 k; S* |4 R
    我们为什么不说闹钟准时行走和报时是闹钟自身的智慧呢?我们为什么不说感应式导弹有智慧呢?我们为什么不说能在几微秒的瞬间搜索出百万个相关信息的电脑有智慧、聪明绝顶呢?为什么不说机器人、收音机、电视机、摄象机等聪明呢?
$ [9 m: J7 f& }  b( U5 s& @8 b# p8 ^% Z
    因为我们知道,它们本身不具备智慧和才干,它们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完全是它们背后的制造者智慧和聪明才智的显现。8 {( B  ]" l4 W) v+ X9 ^, `, L

  b* E! B, o0 D% M8 B( E2 Q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动植物体现出来的本能归功于制造它们的上帝呢?
' r! S, {; U' Z; o- N5 [9 D
$ \2 ~5 ]) ]9 @" A. a    全世界上千万的科学家们在绞尽脑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研究和探索动植物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找到了根源了吗?我可以明确地说,如果我们不透过现象去探索现象背后的力量,我们就象只看到水中的月亮,而看不到天空的月亮一样,即使再给我们十万年的时光,我们仍然会茫然无知。
* m; V8 [+ P( C
0 m: b' ?8 j# E% K    狗看到一个机器人在工作,一定会认为这个机器人头脑发达、智慧莫测高深,其原因是狗不知道这个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那么,我们看到纺织鸟在枝头筑巢为什么总会认为是纺织鸟头脑发达、聪明呢?我们的思维与狗的思维有何区别呢?9 }; R% F( s6 C% Y
( s3 \; u; S! w# c2 c3 r+ f
32.天女散花——蒲公英的绝技。" f0 ^4 A( t$ P
6 S! q) V: w0 K) @! p
    记得小时侯家乡的水渠边上、田埂上、荒草地上都生长着许许多多的蒲公英,我们叫它“马刺葛”,一位中医大夫称它为“大蓟”,可作药用。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开黄花的,有开紫红色花的,花籽成熟时花冠上长出许多白色的毛茸茸的伞状丝毛,稍有风吹草动,这些伞状丝毛就带着花籽随风飘扬,飞向远方。1 e' Y+ z$ _. I7 b7 {; G
" X1 O* V% y( C& I+ j7 t
    我对蒲公英最深刻的记忆是小时侯与小伙伴们摘下一把花籽,然后放到嘴边使劲吹,看谁吹的花籽飞得高,那些吹出去的花籽象几百个伞兵在天空同时从飞机上跳下一样,景象非常壮观。7 {5 f  {2 E2 f- ^, i

- I/ I% H  K2 ?0 q    有一次玩得正高兴时奶奶突然问我们:“你们说,这些花籽屁股上为什么长毛?谁能回答,我就给一块冰糖。”6 `+ l+ q9 e- l5 s, Q  F1 I1 D

" q6 Q6 {; }) @0 j& h  s    我们几个小孩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来。0 C1 Y1 n; x* m
, L1 S: x5 w- o$ J; y5 H
    奶奶说:“马刺葛花籽屁股上长毛,就是为了让毛随风飞扬时把花籽带到远处,若它们就地落下,来年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上生长,一家人就太拥挤了。”
& N6 G9 q* v$ p; v% K% s. v1 D2 _) F9 }. A
    噢,奥妙原来在此。! L) u$ c/ F) W0 Q

. f9 b; D& a+ W% T7 [1 ^# R0 u/ f    大自然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多种多样,我想蒲公英最聪明,它长出绒毛,借助风力,把种子撒向远方,构思精巧,想法奇特,堪称绝技。
( J3 P/ n9 j# p5 J7 h0 E5 }6 n2 B. S) u2 ]
    还有一种植物,有点象苍耳,苍耳因为叶子大小和形状象驴的耳朵,所以我们家乡土话叫“驴耳朵”,记得有一次堂哥给家中的十几只羊剪羊毛时,气得他吹胡子瞪眼,为什么?因为羊毛上沾了许多的苍耳子,每粒苍耳子身上长有30个左右的刺毛,刺毛顶端有倒钩,这些倒钩紧紧地“抓住”了羊毛,很难取下来,只有一个一个地撕下来。
4 ]9 A0 y5 x( U+ F5 X
% I( k6 D: {2 Q! b, J% D    你看,似苍耳籽的植物也挺聪明,它用倒钩的方式紧紧抓住任何能被它碰到的东西,让其把自己的子女带向远方,以扩张自己的生长领域。
; O. h2 s* F# O) p, R; w2 U; z! I2 k  ]: X5 c& q4 }. d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爱人去一个湖边玩,从哈拉雷出发,沿着布拉瓦约主道行40多公里,再向左行驶10多公里,就可以看到此湖,那一次,我们把车停放在湖边宿营地,然后沿着湖边在草丛中行走,没走20多分钟,就走不成了,原因是我媳妇的毛料裙子上沾满了上千个我也说不上名称的草籽,这些草籽的一端伸出一个带叉的毛刺,毛刺顶端有倒钩,它们紧紧地钩住裙子的毛线,抖也抖不掉,刷也刷不下来,我们只好返回宿营地,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拔了下来。 瞧瞧,小草也有本领传播后代。
2 w, c& g5 L8 U; V4 l1 O4 S' E- N* V
    除了蒲公英、苍耳、小草传播种子的办法外,我还见到了另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s* p! e5 e% w5 R

" z! v# o# |* _0 `    我住在哈拉雷保加利亚大使馆隔壁11号的时候,花园中有一株植物(不知叫什么名字),象一棵小树,偶然的一次,我发现它结了许多比核桃大的果实,我好奇地摘下一个,未等我剥,“啪”的一声,它爆破了,随着爆破,里面喷射出几十粒种子,原来,这些貌似果实的东西,只有薄薄的一层皮,里面全是气,等气胀满的时候,它自动爆破,并将种子喷射出来。5 Y& V$ q: J. k

" p+ h7 J" U7 B2 _( U( L9 B/ H2 Z    你瞧,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
/ ?2 k9 U/ j, M& ~3 o* z3 D# |& ?
    难道它们自己想出了这种种神奇的传播种子的方法?6 a/ x7 h1 e* p6 L1 c, ?

2 f! O' q( q7 R( Y( y1 h    难道进化论对此也能有一番解释?- z3 q6 D. C* F; ^9 h( x

6 U: z2 W$ m2 |: ?9 a    这种种绝技难道不就是创造它们的“人”设计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4 04:09 , Processed in 0.10561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